徐奇渊:大变局中的两个不变
徐奇渊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谈到这去这些年的国际经济格局,很多人都在强调变化。的确,近些年来国际贸易、投资、产业链,包括国际金融体系,一直在发生重要变化,不断刷新我们的预期。但是今天我想谈的是“不变”。从2017年到现在,国际经济秩序格局中有两个重要方面没有变。
国际经济中的两个“不变”
第一个“不变”,中国依然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贸易力量。
美国试图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进行“去中国化”,但从2017年到现在,美国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并没有显著减少,只是更多从直接依赖转向间接依赖。同时,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断巩固和增强。很多指标都反映了这一趋势,比如中国出口在全球的占比、中间品的贸易情况、增加值占比等。一些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是有力证明,比如“新三样”、比如无人机。同时,传统产业通过绿色转型、数字化赋能也抓住了新的发展机遇。比如造船、服装、钢铁等传统行业。现在国内各个领域都非常“卷”,这些“卷”不仅在价格上,也表现在环保标准上,以钢铁行业为例,近年来一些钢铁企业的人去国外调研,看到日本的环保技术标准才发现也不过如此。同时技术水平也在快速提升,国内有新建的钢铁工厂已经达到“黑灯工厂”、变成无人工厂。2018年以来,中国制造业的韧性确实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第二个“不变”,国际金融体系对美元的高度依赖还是没有改变。
近年来,受到俄乌战争、中东局势升级、中美关系紧张等的影响,很多国家的主体越来越希望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尽管如此,近些年来,美元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的SWIFT系统中,美元结算信息的占比实际上出现了明显上升,其上升幅度甚至甚至大于人民币,而其他主要货币的占比变化则表现为停滞、甚至显著下降。
尽管中美间缺乏战略互信,而且双方都想改变原来在贸易、金融领域的格局,但是到目前为止,中美各自的优势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甚至各自的优势还有所增强。
中美经济“桥梁化”而非脱钩
结合上述背景,我并不同意中美“脱钩”的提法。怎么看未来的中美关系走势?首先,中国对美国金融的力量有依赖,这种依赖仍然比较稳定。其次,美国对中国贸易的依赖也同样稳定。过去这些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逐渐转变为对越南和墨西哥等国的逆差,但这些国家对华贸易逆差也在大幅上升。这意味着,美国贸易逆差的来源发生了表面上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也可以称为“桥梁化”,即从原来中美之间直接的、双向的全球化,转变为一种需要第三方的全球化状态。好比一对夫妻感情变淡了,开始时还能直接说说话,后来变成需要找一个第三方作为传话的媒介才能对话。
因此,全球化的重构不能简单地归纳为“中美脱钩”。到目前为止,中美经贸关系很大程度上还是处于“桥梁化”的重构状态中。当然,美国是有一些力量想真正推动脱钩,但是这种力量也会受到经济规律的制约,比如企业追求利润、金融市场担忧通胀等等。从宏观经济上来看,美国通胀粘性较强,这对于推动“中美脱钩”是一个较强的制约因素。
绕道投资使ODI增量被严重低估
在中美关系“桥梁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产业链外迁和对外投资的不断加速,很多人担心我国在这一过程中会“失血过多”。
如果把产业链看作一个水池,池子中有两根进水管,分别是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FDI);还有一根出水管是对外直接投资(ODI)。关于这“三根管子”的影响和作用,结合我们最近在东盟和墨西哥等地做的调研发现,我国FDI的降速被夸大,ODI可能被低估。
目前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还比较强,特别是从制造业投资来看。剔除掉房地产因素后,我国整体固定资产投资的表现相对好一些,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仍比较高。
为什么说我国ODI被低估?先来看墨西哥的国别案例。根据官方数据,去年流向墨西哥的ODI约为2亿到3亿美元的量级,而我们调研发现,这一数量可能是20到30亿美元的量级。有的人会想,这种差异是绕道投资导致,但是绕道投资只会改变投资的国别结构,但不会改变投资总量,因此蛋糕的大小不会改变,只是资金的国别流向有差异。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根据官方数据,我国2023年对外投资增速为11%,这个增速比较温和。但是调研当中,一些代表性的国家反映,2023年我国的ODI是过去几年来的总和。这部分ODI主要是绿地投资。绿地投资与产能关系密切,会直接导致东道国生产能力、产出和就业的增长。我们一些地方调研看到是这样的情况,有的地方招商负责人表示,做了二十多年的招商工作,从未见过2023年以来这样火热的情况。
官方数据是经过认真统计得出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具体原因很多,来自中国的资金绕道到其他国家注册后,会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比如未汇回、留存在境外的利润,以及在国外上市、发债、贷款等渠道获得的资金,这些加在一起的数量相当可观。不过国,尽管ODI流出很多,但国内的新兴行业也在蓬勃发展,进水管进水的速度很快,还是快于出水管的速度,甚至有些到海外的投资又回流了(中资、外资企业都有这方面的案例),所以中国在全球的制造业地位仍然稳定。
做好自己的事仍然是应对挑战之根本
既然制造业发展得这么好,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为何这么难?
从就业来看,全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在7-8亿之间。我国制造业就业从2012年开始见顶,就业年均下降280万左右,到2020年以来开始趋稳。按照历史规律,制造业的增加值占比和就业人数都下降,这是一个正常的变化走势。因此从就业占比能看出来,202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是比2020年之前的历史趋势还要强。
从服务业来看,同样是2012年到2019年,服务业就业持续增加,每年增加约800万,抵消制造业的降幅后还能净增500多万就业。可见服务业是吸引就业的支柱。但是2020年疫情暴发后,服务业就业年均800万的增量不复存在。到2022年,服务业就业甚至还减少了1200万。2023年疫情结束后,服务业就业很快就出现V形反弹,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但这也意味着,过去3、4年,服务业就业基本没有增加。这和疫情前年均增长800万就业的走势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因此近几年的就业形势,服务业就业该增加的没有增加,制造业该减少的也并没有减少。两者加总之后,就业数量的增长仍然明显低于疫情之前。而吸纳新增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还是服务业。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就业、收入为何不及预期。这些压力进一步传导到其他领域,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可见,中国经济的困难和主要挑战,并不在制造业领域,也并不在产业链外迁。今天我讲了两个“不变”是想说,最主要的挑战还是来自国内经济领域,做好自己的事仍然是应对挑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