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围堵及绞杀政策的钝化?

中印俄及中亚5国元首组成的上合组织于9月18日签署《撒马尔罕宣言》,就能源、粮食、气候变迁等发表共同声明。图/美联社

九月中,国际间传出两件大事值得关注:其一,由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部长级会议在洛杉矶(9/13)宣布结束,而在这首次面对面部长会议中,印度以「目前看不到益处」为由,宣布暂时退出「贸易领域」的谈判。

其二,包括印度、中、俄及中亚5国元首组成的上合组织于(9/18)共同签署《撒马尔罕宣言》,其间就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迁、供应链、一带一路及一中原则等发表共同声明。

上述两则重要国际新闻说明了,在俄乌战争200天后,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又有了新的变化,而美国主导对中国的围堵及俄罗斯的绞杀已呈边际效用钝化。当俄罗斯能挺得住这关键的前200天而不至经济瓦解时,那么,在今后的200天里,是欧洲或是俄罗斯能挺得过去吗?或许,今年的寒冬就是欧洲民生及经济的严酷考验,而在未来至少二、三个冬天也很可能都会如此。古人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欧洲百姓是否能忍受这参战下的长期后果,值得观察。

就俄乌战争的背后,除乌克兰外,欧洲是最大受害者,而美国在军火及天然气大量输出下,是最大受益者。相对而言,在俄罗斯的背后,中国、印度,乃至上合组织的成员国都是受益者,为此,就战争的经济学来说,西方阵营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利益分配及责任分担不均;而就俄罗斯而言,让利、再让石油气之利,就能让其友邦雨露均沾,而能达到收揽人心之效。为此,就现今的情势观察,应是高下立判。

国际间,当然是以国家的利害为主要考量,这种情形,又以印度为代表。在IPEF成立伊始,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就明确表态,IPEF不谈市场相互开放问题,意即,美国不会向印度开放市场,为此,印度退出贸易谈判,而积极参加上合组织互动,至少就能持续取得价廉的俄罗斯石油。精明的莫迪,当也是向美国示威。而在没有经济诱因下,IPEF的会员国又能有多少动力为美国效力呢?

在伊朗也加入上合组织后,亚洲大陆国家的形成就已规模初成,之后,若中东国家如沙国也再加入,那么,在能源、粮食这两大安身立国的要素上,就能立于不败;另就科技而言,中国大陆及俄罗斯的支持下,也会让会员国家吃下定心丸而不愁没有奥援。

若各会员国都能体会到,即使在没有G7国家的协助下,他们不但能活得下,且能活得好时,上合组织的成员国就会形成更大的政治及经济上的向心力,若此,G7国家对其影响力将大幅退色,而世界地缘政治的格局将会具体成形。

在此次上合会议的宣言中,「一中原则」也明列其中,是比较突出的。而此,或可显示出,中国大陆以此来回应美国国会研议中的「台湾政策法」。其中可能的解读是:若该法果真立法而经美国总统签署,而致台海情势及美中关系急遽恶化时,虽有G7可能的经济、科技及各种制裁,但在上合组织「朋友圈」盟国的力挺下,也是没在怕的。

若俄乌之战俄罗斯能再挺2百多天到明年年底,而上合组识成员国的合作能再更强化与落实时,那么,世界地缘政治预期将会再添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