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次发现!志贺氏杆菌恐在台成「超级细菌」
志贺氏杆菌。(疾管署提供)
抗生素别乱用,小心台湾出现下一个无药可医的「超级细菌」!卫福部疾管署最新研究发现,「志贺氏杆菌」对巨环类口服抗生素「Azithromycin」产生抗药性,这也是亚洲首次发现志贺氏杆菌有这种抗药性,提醒临床医师在给药时要更为谨慎。
疾管署发现,自2015年6月起,台湾便陆续出现志贺氏杆菌对巨环类口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个案分布在北部、中部都会区,1年内共出现21例,皆为男性,年龄分布在22~44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发烧、恶心、呕吐、血便或黏液便等症状。
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说,志贺氏杆菌会引起杆菌性痢疾,属于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各国、优先列入抗药性监测的7大致病菌之一,过去在对抗志贺氏杆菌时,常用口服抗生素如盘尼西林类,但有出现单一或多重抗药性。
自2015年起,欧洲、美国、澳洲研究报告都发现,志贺氏杆菌对巨环类口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而我国疾管署也在前年6月收集到的案例中,发现该情形,是亚洲首个发现的国家;该项研究也已刊登于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最新一期(2月号)出版的「新兴传染病」期刊。
超级细菌是指滥用抗生素,让细菌产生愈来愈强的抗药性,进而导致一般抗生素难以将其消灭;当民众感染该病菌后,在无药可医的情况下,常因引起败血症、肺炎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尤其是对产妇、老人、儿童等免疫力较弱的族群。
疾管署表示,随着抗药性的产生,临床治疗志贺氏杆菌的可用药物变少,目前国内该菌株对于「喹诺酮类Ciprofloxacin」、「磺胺类TMP/SMX」、「第三代头孢子素」尚未产生抗药性,但若持续产生抗药性,未来恐面临无药可医,故提醒临床医师要谨慎给药。
罗一钧提醒,杆菌性痢疾目前尚无可有效施打的疫苗,预防方式仍以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