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变脸”后连续跌停 *ST丹邦遭投资者投诉

5月18日,*ST丹邦(002618)再次“一字”跌停,收报2.8元/股,股价创下历史新低,市值仅剩15亿元。4月27日至今,*ST丹邦在12个交易日中11次跌停,累计跌幅达到46%,近乎腰斩。

如此市场表现,主要原因是*ST丹邦2020年度业绩突然“变脸”,与前期预告相差巨大,公司股票也在年报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截至3月底,*ST丹邦有股东4.37万户。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已有多位投资者组织材料,向监管层实名投诉*ST丹邦及相关人员,认为后者存在虚假陈述误导投资者、欺骗投资者的行为。

业绩变脸遭质疑

发起投诉的投资者认为,*ST丹邦业绩“变脸”存在蹊跷,在此之前公司前两大股东的减持行为有内幕交易的嫌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9月,*ST丹邦原董事王李懿、原监事会主席邹盛和就曾举报公司财务造假、实际控制人刘萍高管文魁学历造假、隐瞒股权代持情形等。去年10月,刘萍辞任总经理(仍担任董事长职务),刘文魁辞任董事,财务总监董秘也同时辞职,未知是否与王李懿、邹盛和举报事件有关。

证券时报记者多次致电*ST丹邦投资者联系电话,均无人接听,多次拨打公司总经理谢凡代行董秘职责)的手机号码也未获接听。

梳理*ST丹邦的公告可知,公司2020年度的业绩“变脸”确实非常突然。

今年1月30日,*ST丹邦(当时证券简称为“丹邦科技”)披露2020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报告期内亏损2250万元~325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734万元;营业收入3.61亿元~3.62亿元,同比略有增长。当时,*ST丹邦对业绩变动原因做了两点说明,除了汇兑损失外,公司全面清查各类资产,确定了应收账款计提信用减值以及存货PI膜需计提资产减值。

但是到了4月27日,*ST丹邦突然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亏损金额扩大为6.5亿元~8.4亿元,营业收入缩减至4800万元~5200万元。*ST丹邦解释,报告期内,由于受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造成业绩下滑,导致净利润下降;报告期主要对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对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上述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合计约5亿元~5.5亿元。

在公告中,*ST丹邦就业绩预告出现差异向广大投资者致以诚挚歉意,并称减值测试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专业工作,财务部门之前未充分计提资产减值的部分,致使未能准确预计2020年度业绩数据,今后将加强与审计、评估机构的沟通,提高业绩预告的准确性

更令投资者难以接受的是,*ST丹邦2020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2.42亿元,全年却大幅缩减。

股东大幅减持

4月29日,*ST丹邦披露2020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72.45万元,同比下降85.96%,亏损金额达到8.11亿元。年报显示,*ST丹邦2020年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93亿元,这是全年营收远低于前三季度营收的主要原因。2020年前三季度,*ST丹邦的营收呈现递增趋势,分别为4575万元、8890万元和1.07亿元。

会计师事务所为*ST丹邦的年报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审计机构表示,对*ST丹邦的审计范围受限,无法确认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的准确性;未能获取本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入账计量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无法对本期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的合理性发表意见;未能获取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证明其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核销款项的合理性,无法对本期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及核销款项的合理性发表意见。

因触及“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指标,*ST丹邦因此在年报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丹邦科技”变更为*ST丹邦。

在去年9月遭实名举报至业绩变脸之间,*ST丹邦前两大股东均有减持动作,发起投诉的投资者质疑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情形。

*ST丹邦控股股东丹邦投资集团在2020年10月29日至2021年3月12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1071万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022万股,合计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82%。以公告披露的减持均价计算,丹邦投资集团此轮减持的卖出总金额1.18亿元。*ST丹邦稍早之前的公告显示,丹邦投资集团持有公司18.33%的股份,68%被质押,70%处于司法冻结状态。*ST丹邦称,丹邦投资集团存在一定流动性缺口,但总体负债率较低,资产较为优质,具备一定偿债能力。

在2020年底,深圳丹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深圳丹侬”)为*ST丹邦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6.18%。前文提及的刘文魁、王李懿、邹盛和为深圳丹侬的股东。刘文魁是刘萍的侄子,持有深圳丹侬50%股权,王李懿、邹盛和合计持股50%,是举报事件对立的双方。今年1月份,深圳丹侬开始减持,至4月13日,持有*ST丹邦的比例已经降低至5%以下,当前是否已经清仓尚无法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