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許家蓓「子宮內膜癌」病逝! 子宮內膜癌10大高風險群、如何預防?常見症狀?如何降低復發風險?
子宫内膜癌示意图。图片来源:Canva
台北市议员许家蓓于5月确诊子宫内膜癌,并于今(18)日凌晨不幸逝世,享年48岁;确诊至癌逝仅短短4个月。专家表示,近5-10年子宫内膜癌已成为妇癌重大恶性癌症首位,发生率逐年上升,甚至超越子宫颈癌、卵巢癌,成为新增人数最多的妇科癌症,每年造成约260-280名女性死亡。
子宫内膜癌是什么?哪些女性可能是高风险群?
子宫内膜是子宫腔的内层组织,也是女性怀孕时受精卵胚胎着床之处;当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变厚,发生癌细胞病变而产生肿瘤、硬块即是子宫内膜癌。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妇女医学中心副院长洪耀钦医师曾受访指出,子宫内膜癌早期仅限于子宫腔内,随着肿瘤进展可能侵犯至肌肉层、子宫颈、卵巢、输卵管及周围的淋巴腺,蔓延到子宫以外甚至远处转移。
子宫内膜癌的好发年龄在60岁以上女性,风险因子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多囊性卵巢等。过量单纯雌激素的荷尔蒙(不含黄体素)刺激,也会增加子宫内膜癌风险。女性月经不规则、初经太早、停经太晚(超过52岁),以及未曾生育都较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癌。
另外,因罹患乳癌服用泰莫西芬(Tamoxifen),可能增加2-9倍不等的子宫内膜癌风险;家族中有乳癌、子宫内膜癌、大肠癌、卵巢癌等病史者,要注意自身的遗传风险。台北秀传医院执行院长郑丞杰医师对此也表示,嗜吃甜食或高热量食物,是导致女性肥胖、糖尿病的关键原因之一,若过往未曾生育则更需注意相关风险。
「不正常出血」是一大警讯? 子宫内膜癌的常见症状
子宫内膜癌的明显症状为何?洪耀钦医师指出,子宫内膜癌在停经前常见症状之一是「不正常出血」,包括月经不规则、出血量过多、月经时间过久。如果停经后一年以上又再出血,应高度注意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长出肌瘤、瘜肉或严重发炎,而子宫内膜癌引起的停经后出血也占相当大比例,务必及时咨询妇科医师,进行超音波及内诊检查或子宫内膜切片取样。
洪耀钦医师也建议妇女,应每1-3年接受子宫颈抹片检查,可经妇科医师评估是否同时进行超音波检查子宫内膜。另外,提醒女性养成记录月经周期的习惯,了解自己是否常有经期超过8天以上、经血量超过80cc、经期是否不规则或拖过久,有相关症状应及早就医以免延误诊断。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式? 有机会不切除子宫吗?
洪耀钦医师说明,子宫内膜癌有不同治疗方式,但手术仍是首选,切除范围包括简单子宫切除(含子宫颈)、两侧卵巢及输卵管。侵犯程度较深、肿瘤体积较大的病人则需要进行(广泛)子宫切除,并清除骨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当癌细胞侵犯程度较深且蔓延至子宫外,子宫切除之后须搭配电疗或化疗以降低复发率。
若子宫内膜癌属早期、第一期且癌细胞分化良好、没有侵犯肌肉层(或很表浅)的病患,在考量保留生育能力的情况下,可用子宫镜手术刮除癌细胞,配合大量黄体素治疗,经3-6个月评估会有机会保留子宫。惟术后须持续1-2年以上的黄体素治疗。
郑丞杰医师则强调,只要及早发现并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预后相对良好;其早期5年存活率约有9成以上,晚期也有近2-3成。治疗则视期别而定,第一期以手术治疗为主;第二期须加上放疗;第三、四期则要追加化疗放疗。「子宫内膜癌发现越早通常预后越好,有症状应及早来寻求妇产科医师协助!」
另外,洪耀钦医师表示,近年针对晚期子宫内膜癌,可进行基因筛检确认是否有对应的标靶药物(例如Lenvatinib)可用,并搭配Anti PD-L1免疫治疗药物,可提高5年存活率并延长无疾病存活期。
子宫内膜癌复发率最高达50%? 医揭2招降低风险
第1-2期的子宫内膜癌复发机率约在5%-20%之间;第3-4期的子宫内膜癌,复发率将上升为30%-50%。洪耀钦医师表示,早期发现不只复发率较低,也有机会不必进行电疗及化疗,帮助预后较佳。
治疗后减少复发的正确作法分为两大层面:第一是「自我健康调整」,建议早睡早起、维持正常作息及免疫力充足,摄取足够维生素等营养素,不可乱服用荷尔蒙药物。适当运动、每天走路也有助于降低复发;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问题,应尽早调整改善。
第二则是「定期回诊」,术后每3-6月接受骨盆腔内诊、抹片、超音波检查,追踪CEA及CA125肿瘤指标是否有异常上升、监测肝、肾功能等数值。也要注意身体是否出现复发症状,如食欲不振、消瘦、疼痛、呼吸会喘或阴道出血,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复发或转移迹象。
子宫内膜癌是妇癌首恶? 哪些方式有助预防或早期发现?
近5-10年子宫内膜癌已成为妇癌重大恶性癌症第一名,标准发生率为每10万人中15-16人。洪耀钦医师说明,子宫内膜癌好发年龄在60岁上下,仍不乏有30几岁就确诊的年轻个案。该类患者常以月经量过多、经期不规则或拖很久为主要症状,经检查后才发现是子宫内膜癌,年轻女性不可掉以轻心。
降低危险因子对预防子宫内膜癌相当重要,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应接受适当治疗。郑丞杰医师提醒,肥胖会增加皮下脂肪组织,造成荷尔蒙分泌混乱,更容易增加子宫内膜癌风险。女性应尽量维持BMI在18.5-24之间,最多不要超过27。一旦有病态性肥胖问题,最好寻求外力协助减重。
服用荷尔蒙应注意避免单独补充雌激素,可使用有搭配黄体素的药物;服用混合型口服避孕药或可降低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饮食应避免高热量、高油脂。尚未生育的女性则要注意卵巢没有适当休息、过度工作,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风险上升。
另外,女性若暂时无生育需求,可考虑规律使用避孕药。郑丞杰医师解释,避孕药中包括雌激素、黄体素等成份,可帮助月经恢复规律。针对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避孕药,还能改善青春痘等外观问题。尤其月经2、3个月才来一次的女性,强烈建议规律使用避孕药,除了调理月经也能减少子宫内膜癌风险。
资料来源:停经后出血非回春,小心子宫内膜癌找上身
延伸阅读:
乱经、燥热被当成更年期 一照超音波医惊:子宫内膜癌2期了
【专家问答集】子宫内膜癌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 停经前后「不正常出血」要当心
原文出处:议员许家蓓罹「最恶妇癌」病逝! 子宫内膜癌如何预防? 医揭10大高风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