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居住正义 蓝委促松绑社宅租期
现行法规针对社宅出租年限最长12年,国民党立委罗智强提出《住宅法》修法。图为台北市内湖区旧宗社宅外观。(台北市都发局提供/黄敬文台北传真)
国发会预估2025年台湾65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0%,独居长者在租屋常碰到歧视。现行法规针对社宅出租年限最长12年,国民党立委罗智强提出《住宅法》修法,明定65岁以上承租者续租期限,主管机关应予例外延长,避免未来大量出现70、80岁长者被迫迁出社宅而找不到租屋处的悲歌。崔妈妈基金会表示乐见,但社宅僧多粥少,盼政策分流。
罗智强表示,经济弱势长者社经条件不太可能再变化,若从65岁开始承租社宅,12年后接近80岁高龄,不只无法负担自由市场的租金,也几乎不会有房东愿意承租,更别提难以负担搬家的体力负担,还有适应新环境的心理状态,长者更需要政府居住正义政策的支持。
罗智强主张修改《住宅法》25条,解开现行社宅最多只能住12年的硬上限,让65岁以上长者承租社会住宅时,主管机关例外延长其租赁与续租期限,避免未来出现长者被迫迁出社宅而找不到租屋处,无容身处。
对此,崔妈妈基金会执行长吕秉怡表示赞成,韩国、香港都有相关政策,更不用讲欧洲的社宅都是住到终老,但台湾社宅量能不足,僧多粥少;租金补贴、社宅、包租代管这3种政策工具,建议分类分流。
吕秉怡举例,年轻家庭租屋不困难,缺的是人生第一桶金,应诱导年轻人使用租金补贴,社宅提供给在租屋市场中真正「弱势者」,包括高龄、坐轮椅、思觉失调者应优先入住社宅,包租代管业者可作为房东与政府的桥梁,因此比如受暴、单亲家庭、原住民等房东不排斥的对象,可利用包租代管。
罗智强指出,2015年第4季到2024年第1季,我国65岁以上长者居住宅数的比例,从5.46%增加到12.83%,而独居长者宅数比例,也从4.09%成长到10.25%,分别涨幅2.35倍和2.5倍,可见落实高龄者居住正义,尤其是提供长者社宅的迫切需求。
罗智强批评,前总统蔡英文在2016年上任前承诺盖12万户社宅,蔡承诺的社宅还没盖完,赖清德总统选前又加码说要建25万户。他前阵子询问内政部,内政部坦承直到2031年,涵盖现有的3万户,预计只能完工10.2万户,蔡赖的政见注定跳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