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画6480户社宅 台南落实居住正义

台南市首座自建社会住宅于市长黄伟哲任内兴建,让市民安居乐业。(市府提供/洪荣志台南传真)

台南市政府为落实「居住正义」、「希望家园」施政理念,透过多元化方式取得土地后,与民间共同兴建社会住宅,迄今不仅规画6480户的社会住宅,全市首栋自建社宅在市长黄伟哲任内动工兴建,希望提供青年及弱势族群可负担的优质居住空间。

市府指出,截至2022年6月,透过市府兴建、市府公办都更取得、国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兴建等方式,合计规画6480户社宅;其中,2021年已动土1178户,今年将再动土1554户,预计2024年起将陆续完工。

市府表示,近年还配合公办都更,推动活化老旧眷村及闲置营区土地资产政策,办理多处营眷改土地都更先期规画及招商开发案,除协助国防部活化营眷改土地资产、挹注国库收入,还可藉民间投资建设,带动地区发展。

黄伟哲认为,透过公办都更不仅可以取得土地并开辟公共设施,还可利用都更容积奖励取得1379户社宅,增加台南市社宅的供给量,并达到国防部、市府、投资者与市民多方共赢效益。

市府还说,目前完成公办都更招商的营眷改基地,包括永康精忠二村、仁德二空新村AB区、东区平实营区一、二期及北区中兴新城等案;目前正推动中的案件,还有南区大鹏五村、北区自强新村、九六新村等,预计2022年底前全数完成招商。

另外,市府已在北区小东路北侧兴建社宅379户,加上国都中心兴建的东区新都心段、南区盐埕段、新市新北段及永康东桥八街、东桥七路等案,合计4722户;后续还有安平、南区、安南、永康等基地正持续规画中。

市府强调,市府配合中央住宅政策积极推动多项住宅业务,并透过直接兴建及都更容积奖励取得社宅,目的是希望达到稳定住宅市场供需平衡,以及安定民众居住权益,进而落实居住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