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失败的工程,让御赐的“天下第一城”只留下一个肉夹馍的美名

要说陕西最失落最无奈的城市,只有这一个——潼关。

潼关雄踞陕、晋、豫三省要冲之地,表里山河、三省通衢,是关中地区的东大门,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关隘之一。

“秦有潼关,蜀有剑阁,皆国之门户。”康熙皇帝赞誉潼关为“天下第一城”,乾隆皇帝在古潼关门户金陡关横额上,御书“第一关”三个大字。

就连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的山海关,也不得不承认:“畿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为首称。”

历史上的潼关赫赫有名,从西汉初年设县,到东汉末年建关,一个马超战曹操的三国故事,让天下人皆知这天下雄关,自后唐朝的安史之乱潼关失守,大唐从此中落。

加上潼关旁边“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的故事,让潼关在新的时代更是名闻天下。

但是,现在的潼关县城 ,却好像和这些没有关系一样,因为现在的潼关城早已迁移到另外一个地方。

发生那些故事的地方,都是在潼关县的港口镇(合并到秦东镇),和潼关县城没有关系;而潼关县城的迁移,却和新中国的一个水利建设有关。

这就是三门峡水利工程。

这座千年雄关,在建国后进行了三次搬迁。1959 年三门峡水库蓄水,潼关古城属淹没区,必须全部搬迁;1962 年三门峡水库蓄水高程发生了变化,潼关县城又开始了规模较大的整体搬迁;90 年代随着潼关金矿业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建设现代化城市按下快车键,潼关县城再次进行了迁移。

最可惜的就是第一次:从唐代时候历经千年的潼关老城,挪地方了。

说以前明清的潼关城池,除了高大的城墙,还建有30多寺庙以及木石牌坊,雕梁画栋构筑精美。50多条巷道纵横排列,一座不大的城池内,可谓繁华。

一声令下,老城搬迁了,在那个困难时期,为了新城的建设,人们拆旧盖新,拆掉了城墙关楼,拆掉了寺院古建,千年的辉煌,就这么没有了。

我去港口镇转的时候,剩下的只有遗迹,留下的只有一个地势稍高,不在当时设定的水位线下水坡巷。

新打造的景区建设的再好,也是一个标本,没有人气。

要不是为口吃的,我都不会到现在的潼关城——好像现在的潼关县城对我的吸引力,只剩下吃了。

潼关最有名的就肉夹馍,当然我心里感觉要吃正宗的,还得是到潼关人民吃的地方,于是就到了现在的潼关城。

肉夹馍鸭片汤,绝配。

潼关肉夹馍馍的特点是干、脆、酥、香,肉的特点是肥而不腻。馍用面粉加温水、碱面和猪油搅拌,里边是一层层的,皮薄松脆,像油酥饼。咬一口,掉渣烫嘴,口感极佳。

用刚出炉的热烧饼夹上煮好的冷肉,俗称:热馍夹凉肉,这是肉夹馍最传统的吃法。

潼关肉夹馍的绝佳搭档当属鸭片汤——记着,这里说是鸭片汤,却是没有鸭肉的。

“鸭片”,其实是猪里脊肉,这个名字还和慈禧太后有关系。说当年慈禧太后西狩途径潼关,对潼关传统名菜“烩里脊片”赞赏有加,说此菜味似御膳中的“鸭片”。金口玉言,潼关烩里脊片从此得名“鸭片汤”。

打假办的可不要因为鸦片汤没有鸭肉就打假。

这个鸦片汤的做法我说不出,但是吃起来却有滋有味,“一汤顶三鲜”。

“盘古开天辟了地,女娲来到黄河地……天下黄河十八弯,宁夏一弯到潼关……”

现在的潼关城,对于我来说,确实只剩下吃了,没有厚重历史历史的加持,潼关只是一个只有16万人口的关中小县城。

从地图来看,现在的潼关县城在远离黄河的北塬上,远离高速公路,远离沿渭河的发展区,显得很是冷落。

苏东坡曾写下“欲助楚蜀,黄河有血泪”。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对于陕西来说不是如此吗?

一个失败的工程,给陕西带来问题还不止如此,除了潼关,还有整个渭南地区,以前的移民问题,现在的水灾问题……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没有了表里山河,潼关城什么都不是。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关注,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