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难以分离的一部分,但并非在每个场合都能畅行无阻。目前在有公众安全顾虑、需专注体验,以及容易影响他人的场所,会有禁止或劝导勿用手机的规范。但若是在餐厅呢?你能接受用餐时完全不使用手机吗?
手机能记录美食,甚至可直接点餐,节省成本、提升效率。推行餐厅禁用手机,对商家同样也是一大考验。图/Ying C. 陈颖提供
前阵子法国阿尔萨斯的Les Petits Plats de Mamama餐厅因手机禁令上了新闻,引起关注。该餐厅在门口贴有告示提醒,每张桌上也放了告示,明确告知消费者需将手机放在口袋或包包里,不能拿出使用。老板夫妇说明,他们在一年前就开始采取此措施,客人预约时也会事先说明。他们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很开心看到人们之间的交谈比以前多了很多,我们也把这样的热烈回馈到菜肴里」。餐厅的常客也表示赞成,认为「虽然很令人惊讶,但能够这么做实在太棒了」、「说实话,人人都沈迷于这个不幸的装置,能够强制排毒一个半小时只有好处」。
禁止使用手机的案例当然不只在法国。伦敦的数家酒吧以及永续餐厅St. John同样也有手机禁令;有时禁令则扩及其他数位设备。如日本东京的人气拉面店武道家本店,店内就有提醒消费者不要一边滑手机一边用餐的告示。今年七月,店主滝坂滋晃更在X上发文「希望顾客在店内进食时不要戴耳机」,认为人们因此听不见店员上菜提醒和店主确认餐点要求,顾客沉迷于使用手机也会导致翻桌率下降。
禁令以外,也有较为软性、鼓励消费者主动进行「数位排毒」的举措,譬如麦当劳2017年曾在新加坡的一家分店提供专门的手机寄存服务,让消费者能专心共享亲子时光。阿姆斯特丹的The Offline Club则是消费端主动发起,在荷兰、丹麦等地咖啡馆举行禁止使用数位设备的活动,参加者在入场前必须先寄存手机等数位装置,其后三个小时内专注阅读、手工艺、与人交流等。
法国餐饮媒体Bouillantes评论餐厅手机禁令,提出了一个颇为有意思的观点,将用餐体验与观赏表演性质类比,认为「由于多年来餐厅已经发展成一个表演舞台,或许有一天,就像音乐厅或剧院一样,为了尊重餐点及公众的宁静与和睦,也会在盛会开始前要求顾客关掉手机并塞至桌下」。但用餐体验在每家餐厅都不同,并非所有餐点或服务皆有表演性质、要求的专注度也不相同,在高级餐厅品尝精致餐饮与在麦当劳快速解决一餐显然不太一样。前述麦当劳的手机寄存服务反应不佳、最终草草收场,未能推广至其他分店,这或许是原因之一。
但除了可与表演相类比的角度外,从前述案例可以发现,或许真正该关注的是用餐时的「体验」:即食物与饮食行为,以及人际交流需求。除了饱腹的功能性,用餐时间的文化意义在于餐桌同样也是社交场合,就餐是和同桌食客、特别是亲朋好友们联络感情的时刻。若是在餐厅,还包括供餐者及同一空间的其他顾客。用餐时使用手机,挑战更多的可能是其传统文化意义,而手机禁令的支持与反对者间的分歧,也更可能是集中于此。
过去20年来,有不少反思用餐文化意义的相关尝试,譬如荷兰食物设计师Marije Vogelzang 在2005年推出的「共享晚餐」体验,让陌生人同坐一桌,座位上方悬挂桌布,食客必须将头、手伸入桌布的空隙中用餐。由于桌布连接了所有人,一个人的动作便会影响到同桌宾客;餐桌上的食物也设计成需要共享的形式,如一个人的盘中盛着一片被切成两半的哈密瓜,对面的人盘里则是火腿,必须共享才能享用这道经典义大利美食。而在全球许多城市皆引起轰动的「Dans le Noir」无光餐厅,所有顾客须在黑暗中用餐,餐厅侍者也全为盲人。虽则初衷是让更多人体验视障朋友在黑暗中生活的感受,但也让很多参与者在全新的感官体验中,重新思考用餐与人际交流的意义。
在当代,一人独食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手机取代了极大部分的人际交流功能、满足了相关需求,用餐体验不得不和手机相互争夺注意力。或许在思考餐厅是否要禁用手机前,值得先想想我们究竟想要有什么样的用餐体验,或者更基本的,什么样的人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