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福利國:擊殺巨人的未竟之業,B for Beveridge Report

在最黑暗的二战时光,名为「福利国」的花朵盛开。 图/美国国会图书馆

1942年,是最黑暗的二战时光,正值纳粹德军所向披靡之际,英国一位从退休中回锅的公务员,正埋首研究、撰写一个自己起初不怎么感兴趣的报告。谁知,这份报告却成为黑暗中的微光、人民对未来的盼望,更是英国重获和平后,从断垣残壁和崩解的社会秩序中,重新盛开的花朵。

那朵花的名字叫做「福利国」(welfare state)。而那位公务员,则是后来人称「福利国之父」的威廉.贝佛里奇(William Beveridge)。

贝佛里奇出身英属印度(今孟加拉)殖民地官员之家,在牛津大学双修数学和古典学,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来也钻研法律。绝顶聪明、精力旺盛的他,在毕业后成为律师,开始涉足社会服务,也为报社专栏撰写文章。

1903年,当贝佛里奇在东伦敦的慈善团体「汤恩比馆」(Toynbee Hall)任职时,开始对失业的成因产生兴趣。当时,他与费边社(Fabian Society)的社会主义大家韦伯夫妇(Sydney and Beatrice Webb)共事,深刻受到其理论影响,致力推动退休金和学校免费午餐计划。

1908年,已是失业保险权威的贝佛里奇,在碧翠丝.韦伯的引介下,受邱吉尔邀请加入贸易部,同时因应失业和贫穷问题,着手规划全国劳工介绍所和国民保险。一战期间,贝佛里奇参与人力动员,并成为粮食部的常务次长。1919年,贝佛里奇离开公职,转而担任伦敦政经学院的校长。

接着二战来袭,贝佛里奇深信政府不能没有他,于是毛遂自荐要再次负责战时的人力动员。然而时任劳动部部长厄尼斯.贝文(Ernest Bevin)素来与他不睦,并没有答应,随便给了他一个闲差——事实上,很少人可以跟贝佛里奇处得来。他聪明自负,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坚信自己的意见是正确、富有逻辑的,更令人烦躁的是,他通常都是对的。在同事与政治人物眼中,他不可一世、令人讨厌。

二战来袭时,贝佛里奇深信政府不能没有他,于是毛遂自荐要再次负责战时的人力动员。然而时任劳动部部长厄尼斯.贝文素来与他不睦,并没有答应,随便给了他一个闲差。 图/维基共享

1941年5月,政务委员(Minister without Portfolio)亚瑟.格林伍德(Arthur Greenwood)主导跨部会的英国伤病制度调查,贝文为了赶走贝佛里奇,于是推荐他担任委员会主席。

贝佛里奇起初百般不情愿,觉得这项工作浪费了自己的才能,甚至在愤怒与挫折中流下眼泪。但开始调查后,他发现若缺乏完整配套,现行制度是不可能成功的,于是在太太鼓励下,他不但完成伤病与失业保险制度调查,更纳入了老年、妇女与儿童福利。

贝佛里奇考量的原因在于:劳动者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他们有家庭、会变老,而制度设计要如何因应每个人不同时期所需的协助,同时保留工作的诱因,让劳动者不至于长期依赖福利生活,成为一项巨大的挑战。

贝佛里奇是典型的「理性经济人」(Homo economicus)。他主张社会安全网络的建构,只是接应国民的急难状态,不该阻滞他们想要向上提升的动机,也不该降低国民改善家人生活的诱因、机会和责任。有别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论述,他宣扬的这种福利体系,不仅把工人所需的健康和养老费用,从企业转移到国家,减轻企业负担;同时还能改善工人的健康条件和收入水平,让他们更积极发挥创造力来为英国产业服务,最终提升英国在战后的国家竞争力。于是,「充分就业」在他报告中成了社会福利计划的核心。

贝佛里奇宣扬的福利体系,不仅把工人所需的健康和养老费用,从企业转移到国家,减轻企业负担;同时还能改善工人的健康条件和收入水平,让他们更积极发挥创造力来为英国产业服务,最终提升英国在战后的国家竞争力。 图/美联社

经过一年半的研究,《社会保险与相关服务》,也就是《贝佛里奇报告》呈交国会。报告中,他提议国民应每周缴纳保险金,便可在自己患病、失业、退休和丧偶时获得补助,主张福利体系提供人们生活最基础的保障,并建议由政府主导,击杀「五大巨恶」——贫穷、疾病、愚昧、肮脏和懒惰。

二战战火正炽,这样的建言报告当然不会是政府的首要之务。实业家跳出来痛批:「英国奋力赶跑德国盖世太保,可不是为了打造一个昂贵的福利国。」时任首相邱吉尔认为,想通往阳光灿烂、充满希望的未来英国,最速捷径是取消战时的计划管制;而当时保守党籍的财政大臣金斯里.伍德爵士(Sir Kingsley Wood)更直截了当地表示:没钱。

不过贝佛里奇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上《BBC》宣传、联络以前的媒体同业、到处演讲,用尽各种方法阐述自己的理念。另一方面,内阁中反对者的拖延却也适得其反。

1942年,北非阿拉曼之役的胜利,让邱吉尔说出战争「开始迈向终局」(beginning of the end),这也让英国人开始思考:一切究竟为何而战?如果无法回到过去、无法理所当然接受阶级特权、无法忍受因为出身贫寒而缺乏良好教育、合宜住宅或妥善医疗,那不用打仗、不用躲空袭的战后生活与社会,会是什么样子?「和平」的样态究竟该是什么?

如果无法回到过去、无法理所当然接受阶级特权、无法忍受因为出身贫寒而缺乏良好教育、合宜住宅或妥善医疗,那不用打仗、不用躲空袭的战后生活与社会,会是什么样子?「和平」的样态究竟该是什么? 图/美联社

人们追求社会公平、渴求「推倒一切、重新来过」,更期待在战后建立理想国。

就这样,一本300页、由政府出版的政策白皮书洛阳纸贵,民众排队抢购,总共卖出10万本,引言部份单独印制的抽印本,更是狂销20多万册,光是贩售报告本身就让政府赚了一笔。邱吉尔发现这本报告大大提升了士气,更决定空投这本报告到纳粹占领区,作为文宣战的一部分。战争结束时,在希特勒的碉堡中还曾发现一份贝佛里奇报告,里面有密密麻麻的分析,最后的结论写着:「在几乎所有环节上,都优于现行的德国社会保险。」

为什么一本战时的研究报告,又不是什么小说,居然会成为畅销书?

英国人经历过1930年代的大萧条后,对自由经济逐渐失去信心,视其为导致周期性萧条与高失业率的元凶,如此背景也促成政府干预的正当性。当时有9成民众支持贝佛里奇的提案,中产阶级认为即使自己不见得从中获益,也应该建构社会安全体系。特别是「大家同在一条船上」这样同舟共济的体认,为二战后建构福利国提供了契机。

一本300页、由政府出版的政策白皮书洛阳纸贵,民众排队抢购,总共卖出10万本,引言部份单独印制的抽印本,更是狂销20多万册,光是贩售报告本身就让政府赚了一笔。 图/Bodleian Library Blog

英国大众理念上的转变,也是邱吉尔落选的其中一个关键。政治人物敏锐地嗅到风向,战后工党首相克莱曼.艾德礼(Clement Attlee)以贝佛里奇的提案为基础,陆续通过数个法案,让英国成为当时拥有最完整社会福利体系的国家。

打从孩子出生起,就有家庭津贴可领;紧接着是义务教育的实施,造就教育的普及化;而疾病与受伤,则由全民健保(NHS)来打理;另外政府也推出大量的公共住宅,让居住品质大为提升;如果失业了,可以领到失业津贴;最后在老年退休时,则可领取退休金。

从摇篮到坟墓,国家都能陪伴人民度过各种难关。

从摇篮到坟墓,国家都能陪伴人民度过各种难关。 图/美国国会图书馆

然而对于贝佛里奇来说,「福利国」的后续发展却让他忧心忡忡:要让福利国顺利运作,需要足够的资金来源,国民也必须提拨自己的部分负担,但贝佛里奇在报告中着墨的个人责任,却完全不受重视。

众人所称的「福利国之父」,更是个他到了晚年矢口否认的名号。他在1959年的访问说:

何谓真正的福利国?而什么又是正确的「国家与个体责任划分」?随着英国政治的更迭,社会福利制度应该如何设计,才能在兼顾社会安全网之时,依旧保留人们就业的动机?

要让福利国顺利运作,需要足够的资金来源,国民也必须提拨自己的部分负担,但贝佛里奇在报告中着墨的个人责任,却完全不受重视。 图/维基百科

八〇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席卷英美。柴契尔夫人的名言是:

没有『社会』这回事。

至此,《贝佛里奇报告》中同舟共济的精神分崩离析,只留下「日头赤炎炎,随人顾性命」的时代精神。

到了2010年,支持增加福利支出的英国民众只剩不到4成,和当年的9成支持度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随着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撙节方案也成为删减各种福利的大刀,对保守党来说,这不是意识型态的问题,而是算术的问题。

「没有『社会』这回事。」八〇年代以后,《贝佛里奇报告》中同舟共济的精神分崩离析,只留下「日头赤炎炎,随人顾性命」的时代精神。 图/美联社

贝佛里奇在1942年的报告中曾写道:

贫穷、疾病、愚昧、肮脏和懒惰,贝佛里奇所称的「五大巨恶」在这个时代并未消失,反而以新的型态继续存在。或许当代社会的福利制度,也走到了历史的革命性时刻。击杀巨人的未竟之业,仍有待更多向往共同生活的理想家来付诸实现。

「五大巨恶」在这个时代并未消失,反而以新的型态继续存在。 图/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