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政府组织改造的未竟之业

政院院会25日通过蔡总统第二任期内的首波政院组改方案,包括增设数位发展部,科技部改制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及成立国防部后备动员署。行政院表示,新的组改方案在经院会通过后,将送立法院审议,目标是在今年底就能走完立法程序。而执政党立院党团干事长刘世芳也如响斯应的表示,行政院推动组改有其必要性,一俟草案送到立法院后,党团将列为优先法案,力拚在本会期就能完成三读。

有关这一波的政院组织改造案,最受各界瞩目的,自然就是有关数位发展部的增设。依照政院版的规划数发部将整并包括通讯传播委员会(NCC)的通讯传播产业辅导业务,以及交通部邮电司、经济部工业局部分业务及国发会资管处,另外行政院直属资安处也将一并提升为资通安全署,并将另成立新的行政法人「资通安全研究院」。亦即将通讯、资讯、资通安全、网路及传播等五大业务,整合为一新部会。行政院并强调,如此一来将可统一事权,整体规划数位发展并整合相关资源,扮演国家数位发展领航者角色,以统筹产业、政府社会与国民生活数位转型的基础工程环境整备,并协助各机关落实数位治理。

数位发展部的设置,虽然是因应网路数位新时代的来临,有必要增设新的专责主管部会,以确保国家资通安全,促进数位经济发展,并加速国家数位转型。但这些相关的业务,其实原本已经分别由五个不同的部会负责监管,因此送请立法院审议立法的,自然不只是单一的一个「数位发展部组织条例草案」,同时也必须把行政院、通传会、交通部、经济部、国发会等院、部、会之组织条例修正草案一并送审,因此算是牵涉广远的立法、修法工程。再加上未来数发部成立的重要职责「确保国家资通安全」,在立法院审议阶段,难免会引发在野党的质疑及社会大众的关切,担心是否会成为箝制乃至打压资讯自由流通的政策工具。因此,立法院是否能够快速顺利的于本会期内完成相关立法程序固然存有变数,而如何同时兼顾立法的时效与品质之周延,无疑才是更值得正视的课题

其次,有关将科技部改制为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行政院虽然强调其目的乃在于「强化国家科技发展的整体规划」。但众所周知,科技部的前身国科会,原先设置的政策目标本来也就是要强化国家科技发展的整体规划,并且促成各地科学园区的有效运作,却在七年多前予以改制为「科技部」。当时所持的理由是认为国科会委员会组织型态的特性,虽然有利于跨部会之间的协调沟通,但在执行与贯彻的绩效上却不如「部」组织样态的便于一条鞭执行贯彻。不料从国科会改制为科技部至今不过七年多,却又要改回原来的委员会组织型态,不只科技部内的各级员工对未来改回委员会后有何变化与分工几乎是一头雾水,也难免会引发外界质疑,整个行政体系如果不改本位主义的作风,则即使将科技部改为科技会,但想要打通不同部会本位主义的任督二脉恐非易事。而新成立的数发部强调要加速数位转型,在缺乏跨部会协调机制下,恐怕也将陷入缘木求鱼的困境了!

至于规划在国防部之下增设后备动员署,立法院国民党团总召费鸿泰已经在第一时间指出,国防部现行组织架构本来就已有后备司令部的设置,因而质疑新增设后备动员署的必要性?而在外界看来,此举其实根本是叠床架屋,尤其在军政体系,政出多门更是贯彻指挥调度大忌

这一波政院组改所涉及的课题,除了前面的分析之外,另外一个课题,同样值得行政当局正视。事实上,有关行政院组织再造方案,从俞国华担任院长时期即已启动,但迄今逾三十年却尚未搞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99年完成的行政院组织法修正,已明列应配合环境资源部的设置,将包括内政部、交通部、经济部、农委会、公共工程委员会、原委会及环保署等部会进行组织调整。但是从101年新的行政院组织法实施迄今,仍明列以上七部会尚未完成组改。这种组改方案与实际立法修法之间的落差现象,已经存在了近十年,但历任阁揆却视若无睹!于今,如果数发部顺利完成立法程序,配套的交通部自然也要配合修改组织法,但是却可能仍保留交通部的名称。则未来再配合环境资源部的设立,交通部岂不是还要再次修法,并改名为交通及建设部,同样的经济部也将二度修法才能改为经济及能源部。如此频繁而缺乏章法的组织改造修法工程,其实正好凸显行政当局对于建立法制的不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