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科技计划若定位不明遑论组织改造
行政院组织改造相关法案本会期将送在立法院,以新设「数位发展部」为第一要务,此事酝酿已有一段时间,但人民普遍认为此次改造,缺乏全面性的考量;因为没有各部会组织定位及其内部的局、处组织设计,没有行政院内各部会间之运作流程表单设计,也没有例行行政、紧急重要事务模拟流程图说明等。在此之前,政府于2010年元月完成组织改造相关立法,但原行政院送出的国科会版在立法院被执政党自家人突然改为科技部,结果是,本应于2012年完成的行政院组织改造,于马总统卸任后迄今2021年尚未完成,目前的评价是不改可能更好。有了前车之鉴,这次的组织改造,更应深思熟虑。
美国总统川普之乱,证明了科技重要性,世界各国已将科技政策和经济、能源、国防、教育等并列为国家重大政策,确认科技创新是未来人类社会变革的原动力;科技创新需有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相信政府要新设「数位发展部」其目的也是为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但数位化是政府各部门都需要的,正如规划中将科技部回复到国科会的思考一样;科技在政府各个组织部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数位也是如是,更何况数位也是科技中的一项,为何不能在现有的行政院组织体系内运作?相信有这种看法的人应不在少数,行政院既然已启动组织改造,希望主政者能深思熟虑,全面性的考量,对构思的组织运作方案能预做模拟并达成朝野共识。
1993年美国柯林顿总统以新技术建构美国未来经济,将冷战时期被视为武器的科技重新定位,转型成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新兴产业、提升生活品质的技术动能,27年后证明它改变了世界;1995年日本国会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法」,明确提出「科学技术创新立国」战略,由重视技术转向科学与技术并重,各科技重要领域一起发展,并提出21世纪头50年要获得30个诺贝尔奖,25年后30个诺贝尔奖已提前实现,它改变了日本;英国首相布莱尔也在1998年发表了「竞争力白皮书」,要以知识活力与科技力量作为经济发展动能,22年后证明它已是世界风潮。
台湾地少人多、缺乏天然资源,唯有靠科技与勤奋,立足世界;政府每年科技预算超过千亿,可惜一般人民感受不到,我们需要的愿景是具宏观视野的科技政策,使社会感受科技的重要,并积极参与政府科技计划,定位、分工及结构改造;对此可效法日本由改革教育体制(国教、高教)与推动产学研合作着手;科技政策要有宏观的视野、执行的策略、科研重点领域及其优先顺序,期望政府能提出一套如美、日、英等国具宏观视野的科技政策。
执行宏观视野的科技政策,最重要是人、制度与钱,要具备冒险与开创精神的科研人员及创业家,也要有完善产学研合作制度;人才源自中小学生开始之教育,中小学就要开始培养,加强数理的基础能力、习惯「物竞天择」的竞争原理、及早面对英文学习环境;大学教育更需要有淘汰机制,台湾少子化且大学过多,已无淘汰可言,加以教授薪资偏低,兼职办法过严,在台优秀教授已有外流趋势,冒险与开创精神的科研人员及创业家恐将日渐消失。
完善的产学研合作制度,重点在管理与法规,大学的创造力与产业发展紧密链结才有价值,可惜台湾的大学教授,研究目的是发表论文与升等,研究成果造福社会不是他们主要目的;至于产业界业主也只相信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所有研发工作自己做,对所用技术之原理,缺乏探索能力与资源;因此大学固守象牙塔内,产业界因技术自保需保密,导致双方欠缺交流,互动停滞;加上国立大学法人化停滞,产学合作利益分配纷争,图利自己贪污罪等问题不断,因此产学研合作也被一些教授视为禁忌,这些都是管理机制与法规尚未完善所致;因此需要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完善的产学研合作制度建立,使教授愿为国家经济、产业发展,主动积极探寻与产业界的合作;产业界也能充分活用基础研究人员的智慧,特别是大学、政府法人机构之研究人员,依靠他们的学理知识,促使产业专长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更上一个层次。
综上所述,政府组织改造是否已深思熟虑,有详实规划?若有,应已对科技计划定位及部会分工有所规划,建构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也是政府组织改造之目的,可先由推动产学研合作与改革教育体制(国教、高教)着手,深入规划,并模拟测试组织改造的规划是否完善可行?若这点都做不到,就算成立「数位发展部」,恐怕仍难达到促进国家科技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