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大宅们:朱延平的老派突围

文/郑秉泓

是的,我花钱去看了《大宅们》,我很认真地写下这篇影评,这可能是我有史以来写朱延平电影,最不酸的一篇。

《大宅们》不是朱延平第一次拍两性喜剧,早在九十年代「UFO电影人」以当代都会两性喜剧如《风尘三侠笑傲港台影坛时,他就网罗男神金城武苏有朋罗百吉拍过《泡妞专家》(但也可能是跟风王晶更早之前的《精装追女仔》系列,毕竟整个九十年代朱延平几乎是跟着王晶的屁股跑),后来在台片最谷底时又拍了《男生女生配》、《苹果咬一口》及《喜欢你喜欢我》,从这三部搞笑文艺爱情片卡司结构也可见朱导事业版图由台湾到香港再往中国的移动。

《大宅们》和《新天生一对》可能已经是朱导21世纪所有剧情长片中,叙事算较顺畅的两部。当然这是跟《一石二鸟》、《功夫灌篮》、《刺陵》、《大笑江湖》等劣作相比之下的结果。假如后面四部世纪灾难的分数是30分的话,《大宅们》和《新天生一对》大概还可以勉强拿到一个及格的分数。

朱延平在八十年代不断创造风潮,九十年代至今则是跟风,人家流行什么就拍什么,偶而好运蒙到了比如《新乌龙院》跟制作的《大尾鲈鳗》,《新天生一对》和《大宅们》不是他最昂贵的作品,但已经算是这二十年来比较用心的作品,只可惜《大宅们》仍是一部尴尬的作品,我所说的尴尬来自于,朱延平似乎没有想清楚,是要把这部片拍成中国版那些年,还是台湾版时代,或者华人版的致青春,又或者,朱延平这回从头到尾没有要跟怀旧风或是搞小清新或是学郭敬明炫富,而是不管其他,只想单纯要好好说个故事

尽管朱延平在乡土剧(陈博正美秀部份)与典型朱式低俗搞笑(以蔡阿嘎出现的所有片段为代表)、小清新(萧敬腾与江疏影的所有情爱戏)与集体记忆(萧敬腾旁白)摇摆不定,然而我隐隐约约感觉得到,《大宅们》多少展现了企图想说好一个故事(而非如《大尾鲈鳗》连最基本的完整故事都自我放弃而沦为片段式餐厅秀拼凑)的诚意。至少这次没有《大尾鲈鳗》那类不断让素珠骂三字经自称破麻的低俗场面,至少林美秀和陈博正总算是认认真真演戏,至少王希文的配乐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不过,朱延平还是难以和那些早已过时的网路笑料撇清关系,片中对于「宅男」、「台客」诸多刻板形象的揶揄也显得过时,再者,既然上回监制的《大尾鲈鳗》大打网路笑话牌奏效,这回索性继续大玩双关语谐音哏,索性变本加厉大举穿插动画片段,可惜早已没有了新鲜感,如此跟风只显得黔驴技穷。

严格来说,扣除片中几个搞笑咖的低俗惹笑桥段以后,《大宅们》是一个再老套不过的爱情故事,就像许多多角爱情故事里头所演的,他暗恋她,而她却又情归负心汉,直到沧海桑田千帆过尽蓦然回首才终于接受在自己背后默默守候的他。老套,对朱延平来说或许是好事。因为至少「完整」。试问,他有多久没有好好的在电影中讲好人与人之间关系了?《功夫灌篮》、《刺陵》或是《大笑江湖》那样拼拼凑凑的电影,连基本故事都称不上,即便《大宅们》依旧叙事破碎、依旧流于桥段化,江疏影饰演的雅玲一角的心境转换铺陈上还不够,但已经足以名列朱延平近二十年作品中「相形深入」之作。片中几场萧敬腾跟江疏影独处喝酒交心的片段,情感上的表达勉强算有到位,萧敬腾独特的口条表现及天然呆的可爱表情(这他早在《杀手欧阳盆栽》证明过了他的表演有其独特魅力)也加分不少。比较令人纳闷的是,不晓得是否可供剪辑的素材太少,还是有其他原因,两人的情感片段往往一出来没多久就急急忙忙了结,让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情绪立马散掉。当然,朱延平自己也该更要有所自觉,深受「那些年遗毒」之下硬逼萧敬腾在大雨中学柯震东说「我爱你」的结果,就只是白白放过了原本可以好好发挥的情感时刻......。

其实,《大宅们》最大的问题与合拍片的原罪有关。撇开《大宅们》疑点重重的中国院线火速撤片事件不提,早在1989年就曾以《傻龙出海》荣膺政府宣布赴中拍片政策后首部前往拍摄的台片的朱延平,似乎有意走黄真真《被偷走的那五年》、《闺蜜》「去中港台化」的大华语区电影路线(相较《小时代》与《致青春》的地域色彩浓厚),不再去凸显两岸三地在地域性与文化上的差别,而是刻意去抹除彼此歧异。然则这部份并没有成功,在蔡阿嘎与董成鹏身上尤其明显,感觉他们和萧敬腾等各演各的,既不让人觉得这群怪咖宅男是臭味相投的室友,说是在共演疯狂喜剧,彼此之间亦无火花,只觉得他们被莫名其妙凑在一起,连杂牌军都称不上,怎么看怎么怪。江疏影也有类似的问题,她不仅和萧敬腾之间毫无化学作用,摆在整部片中也显得格格不入(明明她在《致青春》表现很棒啊,或许是那个角色太适合她?),倘若此角换成台港玉女来演,不晓得会否好些?

如果说「作者论」这回事对朱延平也适用的话,那他所有的电影都是在讲一个小男孩寻找慰藉(朱延平其实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或许正是因为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爸爸,所以他的电影中总是不乏强烈的父亲形象),那个小男孩是当年的小彬彬,是孤僻的王杰,是白烂的郝绍文,是稚嫩的苏有朋,是吊儿郎当的周杰伦,也是如今的周渝民、小小彬和萧敬腾。《大宅们》证明朱延平的不服气,他也想好好说个故事,证明朱延平其实还是个老派的人,无论搞笑还是讲人物情感都还停留在《天生一对》跟《七匹狼》那样的方式。过时其实未必是坏事,过时也有过时的魅力。我真心觉得朱延平可以用这样过时而老派的方式,不搞笑地好好说一个爱情或亲情故事,不是像《新天生一对》那样非要穿插一些根本不好笑的低俗笑闹片段,而是正正经经说一个情感浓厚的故事,就像宝莱坞主流通俗狗血电影那样(江疏影跟张景岚每次出场都要用电风扇把头发吹成这样,我真心觉得朱延平可以考虑改行走宝莱坞路线),也许会走出另一条路。

作者介绍:郑秉泓,有时也以英文名Ryan发表影评,在大学教书,也策划影展,着有《台湾电影爱与死》,编有《我深爱的雷奈费里尼及其他》。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