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我的伙伴是AI!解放农民双手 陆农业提前转型应对少子老龄化
记者任以芳/北京报导
大陆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北大荒掌管大陆「第一粮仓」。回顾大陆50年代进行大规模开垦,经营农场,早期开垦者生活十分艰困,最终把这块肥沃黑土荒地开垦「大粮仓」。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种植户秦玉秋感受最深,种田20多年从未想过自己帮手是「未来科技」,以前耕地插秧、施肥收割自己动手,现在无人科技「解放」自己双手,缩短收割作业时间,争取新米提前上市,大大提升销售率。
▲黑龙江是大陆第一大粮仓,50年代开始北大荒开垦种田十分辛苦 。(图/记者任以芳摄)
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北大荒」变「北大仓」
史书上记载,北大荒自古是蛮荒之地,沼泽遍布,野兽成群,人烟罕至,冬季风雪极寒。但是这片荒土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称,拥有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平均是5%到8%之间,有的地区高达10%以上,拥有水资源,十分适合农业发展。
当年大陆政府为了稳定粮食供给,第一代北大荒人走进蛮荒黑土地,开垦初期异常艰辛,一切从零开始。近百万拓荒者陆续来到北大荒屯垦,用树枝搭建简易住所,还得严防野兽侵袭,入冬极端低温可达零下40度。
经过几代人努力,硬是把过去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建设成丰饶的「北大仓」。目前,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分布着大陆最大的国有农场群「北大荒」。
2018年12月16日,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正式挂牌,北大荒正式转为大型企业集团。2023年,北大荒粮食总产量占黑龙江省的近30%,成为大陆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一年产出的粮食可以满足1.6亿人一年的口粮供应,成为大陆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种植户秦玉秋全靠智慧农业来种田 。(图/记者任以芳摄)
「解放」双手!AI智能是农民种田好伙伴
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种植户秦玉秋,亲眼见证北大荒推胎换骨的转变,自己也是科技农业受惠者。不管是无人插秧,无人空中施肥,无人机收割都是「一指神功」,AI智慧农业是他最好伙伴。
秦玉秋说,「一般300亩地左右,能力范围内顾人手,光是收割接近一个月,现在只要3到5天。同样的耕地,插秧原本接近半个月,现在也是几天,现在只有我跟妻子一起负责农务,节省人事成本。」
「我现在就后悔地都包少了,无人机运用之后,自己都没活做了。明年计划争取把产量再高一点,再多包一些耕种地。」秦玉秋幽默地说,「智慧农业把我们双手全解放掉,别看我岁数越来越大了,种地越来越轻松了。」
过去农家子弟都是父传子、子传孙,但是秦玉秋的孩子在外工作,不愿回家乡种田,无人机械也让秦玉秋「后继有人」,虽然只是智能机器。
被问到少子化、老龄化问题,北大荒集团七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主管刘建国受访时感慨的说,「随着一代一代的发展,面临世代交替问题,年轻人不愿意接手体力劳动的工作,未来面临谁去种地的问题,迫使我们提前发展无人智慧农业。」
▲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农业生产部水稻办副主任张华贵 。(图/记者任以芳摄)
北大荒子弟「回乡」助大米产销
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农业生产部水稻办副主任张华贵是少数回乡的年轻人,大学专业与农业有关,毕业后回家乡效力。接受访问时,他回忆小时候收割期间,大人们恨不得24小时工作,稻田实在收割不完,甚至遇上大风雪提前来,一整年丰收全没了。
他说,「因为早期人工收割速度比较慢,现在北大荒集团辅导农民全面使用无人机,全场100万亩水稻基本都是无人导航辅助,农民购买机器政府也有适当补贴」
「即使现在有无人机收割也是分秒必争,其他各省也有出稻米,越早收割,白米越新鲜。」张华贵进一步解释,大米收割完后,赶紧加工包装卖出去,前端作业缩短了,后端的销售可以加快,也就是「分段收获」概念。
▲「分段收获」让水稻自然晾晒,口感风味更美味 。(图/记者任以芳摄)
张贵华指出,现在推行分段收获,先用割晒机把水稻割倒,割倒之后,自然晾晒在田里,达到安全水分14.5个水,再把水稻收回来之后,水稻就可以提前上市,抢得市场商机变现。如果使用传统收割技术,大面积收割粮仓无法负荷,水稻无法完整存放,品质下降,甚至卖不出去。
「建三江现在有气象台,随时监测当地的天气,进行预警预报,只要发现有灾害天气,提前通知北大荒农业部门,之后提前告知种植户,赶紧把粮食抢回来。」张贵华补充说。
以前农民全部看老天爷脸色,随着极端气候发展,「人定胜天」这句话已不适用,北大荒还在努力运用无人农业技术向老天爷争取时间,希望成为「科技胜天」。
▲上官村是「石板大米」核心种植区,当地农民转型稻田直播,主打自然系带货 。(图/记者任以芳摄)
「稻田直播间」火山石板大米拚网售!
农民们得到无人科技帮助,最终怎么把大米销出去,是很重要课题。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是「石板大米」的核心产区,有数百年的开垦历史,依靠万年前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熔岩台地,广泛种植「石板大米」。
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党支部书记褚丽娟也介绍,「火山灰、腐殖土带来丰富的矿物质、有机质和微量元素,造就「石板大米」的优秀品质和口感。
褚丽娟继续说,「全村有870人,种植的水稻是桑花香二号,我们是精品田,都是使用有机肥,水源由镜泊湖水自然灌溉,没有任何的工业污染,我们始终采取传统种植模式。」
近年来,上官地村创新营销模式,田野之间打造透明帐篷,主播主打字「自然系」直播带货,背景有稻田海,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原产地的样貌,信任感提升,销售自然跟着上来。
近年,上官村研发稻米咖啡或是米食品,包装也创新转型吸引年轻消费族群,把「石板大米」继续推广下去。
▼全大陆唯一火山熔岩地貌种植出来的「石板大米」。(图/记者任以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