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续蚵贝文化 台西推绑蚵串育苗参访
永续养蚵产业,云林县台西乡文史团体记录绑蚵串育苗文化。(张朝欣摄)
云林县台西乡是全台培育蚵苗重镇,台西文史团体为永续蚵贝文化,16日推出台西养蚵产业参访行程,介绍绑蚵串育苗等养蚵过程,每条蚵串要绑10至11个蚵壳,10条成1捆,每捆工资25元,熟练者每天可绑20余捆,蚵农再将蚵串运至沿海附苗,供应全台养蚵业者。
台西地区养蚵产业兴盛,蚵苗培育更占全台8成,但近年来东南亚等国家积极发展人工育苗技术,逐渐威胁到台湾的蚵苗培育产业,台西艺术协会创会会长丁仁桐为记录台西的蚵贝文化,规画各种参访活动,希望借此唤起相关单位对永续养蚵的关注。
丁仁桐表示,台西乡因缺乏就业机会,年轻人只能到外地找工作,人口不断外流,目前养蚵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蚵农,蚵苗培育过程中的绑蚵串,也都是老人家在做,若没有设法传承,可能逐渐式微甚至消失,不仅在地文化无法传承,更影响整个养蚵产业。
丁仁桐说,绑蚵串耗工费时相当辛苦,由养蚵者提供蚵壳与绳子,绑蚵串者须自己用打洞机在蚵壳上打1个洞,再用打结方式将蚵壳绑在绳子上,每条绳子要绑10至11个蚵壳,过程中经常被蚵壳割伤,双手粗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年轻人都不愿意做。
目前绑蚵的老人家多在自家门口作业,或几个人找块空地一起绑,老人家提到,一开始每天绑不到100条蚵串,后来熟手了,1天可绑200条,工资约500元,对家计不无小补。
丁仁桐认为,蚵壳除了用来培育蚵苗,打碎后铺地可减少扬尘,许多艺术创作者也会用蚵壳作为创作素材,这些都是蚵贝文化的一环,有必要进行计划性的记录,永续传承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