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固定工作 北京「井底人」王秀青感觉踏实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以前还没人给我发东西。」拿到了工资,参加了学校里的联欢会,收到了学校发的年货,2014年的第一个月,「井底人」王秀青说:「有了稳定的工作,这个年可以踏实地过了。」

北京青年报》报导,王秀青为了打工还债,原本生活在废弃井下,后来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他的人生发生了改变:从井底人成为了学校后勤部的王师傅

「以前,感觉那是一个人的世界,现在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王秀青不会忘记当年在井下靠6根蜡烛取暖的日子;但是现在的他所感受的是另一种温暖,能让他心里感到踏实的温暖。(下图/北京青年报,下同)

16日晚上8点半,刚刚参加完学校教职工新年晚会的王秀青和住在同寝室的董师傅缓缓走回二教108室,一边议论着晚会上的节目,一边时不时低头看看右手拎着的六必居礼盒

「晚会上让抽奖,我抽中了一盒泡菜啥的,准备带回去,以前还没有人给我发过东西。」说到这儿,王秀青露出憨厚的笑容,和他第一次拿到劳动合约时是一样的表情。此时,距离他正式告别井下生活、来到北京城市学院工作已有36天的时间。

他寝室床头柜上,有一盒大红门肉制品礼盒。「里面那盒是学校发的,听说学校还要发些蛋糕啥的。」

相比一个月之前的状态,现在的王秀青显得精神了不少,脸上写着的凝重也慢慢褪去,但井下蜗居的日子,依旧在他的生活里留下了一些抹不掉的印迹。「之前学校运来一批衣服,城市学院是中转站,我在里面挑了一件,虽然不新但挺工整的。」

除了这件「新」衣服,外壳松了的收音机、五块钱(人民币,下同)一包的黄果树香烟井外拾得的三星手机,也依旧陪伴在王秀青的身边

井下的王秀青每月靠着6根蜡烛寻找温暖,搬到寝室里的他说现在反而有点怕黑。「以前住在同寝室的刘师傅因为家里急事请假回家了,晚上大楼里一个人都没有,空荡荡的有些可怕,所以后来董师傅就搬进来了,两个人有个伴儿好些。」

「和以前相比,这个新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过得更加踏实一些。」王秀青说,今年过完年,打算利用学校放寒假的间隙打短工。

为了孩子上学事情,王秀青向亲戚借了不少钱。「现在每个月工资也稳定了,欠亲戚的2.6万元也可以慢慢还上了。「之前好心人给了不少钱,王景如环卫工人)借我的3万元基本有了着落。」

去年底,有民众媒体反映,发现有人在朝阳区丽都花园路井底居住,担心他生命安全。媒体调查发现,井下住着不少人,1962年出生的河北滦平人王秀青是其中一员。后来井被封,王秀青在好心人帮忙下,与北京城市学院签订了劳动合约,成为该校后勤部门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