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际接轨 教部放宽大学弹性学制

成大教务长王育民表示,现行1学分在1学期授课时间是18小时,校方诉求能降低到15到16小时,并将1学期18周课时降至15到16个星期,多出来的时间便能规画作为弹性学制使用,不需要将1学年硬分为上下两学期。

王育民提到,上课时间缩减后,高教不仅能与国教脱钩,大学课程更能发挥特色,与国外大学的3个学期直接对接,也更有利于学生参与实习。

论及「第三学期」,难免让外界好奇,与暑修有何分别?私立科大校院协进会理事长、龙华科大校长葛自祥解释,暑修是针对被当的学生重补修使用,「第三学期」则是校方开新课,境外生便有可能在春季学期入学,也就是每学期都会有新生入学。

不过,葛自祥说,会内为此调查会员学校,根据回收意见来看,半数学校认为没有必要执行「第三学期」,即认为学生只要修满足够的学分,便能毕业。

昨日会议中,各协会代表仍有不同意见,教育部高校司长朱俊彰也表明执行难处,即在于学生、家长恐怕会担心,学杂费是否也得减少。不过最后仍是同意放宽相关作法,让各校自行规画「弹性学制」,不以「第三学期」来称呼,以免引发争议。教育部强调,此案将在不影响办学品质及师生权益下,拟定相关实施规范,并以试点方式逐步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