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与人权行动计划不足 台湾「血汗海鲜」声名狼藉

台湾渔船主虐待外籍渔工、涉及非法捕鱼等屡遭国际舆论指责。(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提供)

台湾渔船主虐待外籍渔工、涉及非法捕鱼等屡遭国际舆论指责,民团表示,行政院待核中的「渔业与人权行动计划」草案仍有不足,除境外聘雇外籍渔工最低工资应比照、适用劳基法外,渔船海上作业时间10月限期回港也应指定回台,或到设有我国检查员之港口,接受卸鱼及劳动检查,要求行政院尽速公布该项行动计划,洗刷台湾血汗海鲜恶名。

被视为我国对国际社会宣示重视外籍渔工人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之一:渔业与人权行动计划」,在台湾及国际媒体多次揭发台湾渔船主虐待外籍渔工、涉及非法捕鱼,屡遭国际舆论指责下,渔业署历经多次与产业、民间团体沟通,据了解已完成草案并送行政院待核中。

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环境正义基金会、环境法律人协会、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今(20)日发出联合声明,除指出该计划仍有二大不足外,再提出8项诉求,呼吁政院采纳。

不足一部分,环境正义基金会东亚经理邱劭琪表示,除了人权的剥削,非法渔获(IUU)的渔业捕捞行为是对于渔业资源永续与海洋生态系最大的威胁之一。据统计,IUU捕捞的渔获量估计约占世界总渔获量的13-31%,每年因IUU渔业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有235亿美元,杜绝IUU之措施必需包含改善整体渔业的管理,其核心在于实现整个海产供应链的透明化,并改善不透明的环境。

不足二部分,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执行长朱增宏指出,「渔业与人权行动计划」应加强渔业监管,包括渔船实质受益人及渔船历史资讯的透明与公开,并将人权问题与IUU的防杜连结,才能避免让伤害渔工人权与非法、未通报、未受管理的IUU进入市场,导致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非法或血汗海鲜。

民间团体提出8项诉求,呼吁政院采纳,包含境外聘雇外籍船员最低工资比照劳基法,且薪资应直接给付;完备渔业监管资讯,建立资讯分级透明公开制度,并落实第三方勾稽与查核。

再者,针对IUU或人权高风险渔船,渔船海上作业10个月期限应指定回台,或到设有我国检查员之港口接受卸鱼及劳动检查;以及加强港口检查员覆盖率至100%、提高渔船证照申请门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