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学运用科技记录分析 翻转台远洋渔业血汗污名
台湾远洋渔业的血汗劳动屡被国际点名,中正大学团队拿下国家型重要计划,将透过科技智慧观察纪录,为台湾建立一套透明、可稽核且不能被窜改的海上聘雇管理模式。(中正大学提供/张亦惠嘉县传真)
台湾的远洋渔业在全球富有盛名,但却时常被国际点名血汗,中正大学跨领域团队日前获得科技部「2030跨世代台湾社会发展政策研究计划」补助,3年内将与9艘远洋渔船合作,运用科技观察记录并分析海上过劳、霸凌及职安等问题,希望为台湾远洋渔业建立一套透明、可稽核的聘雇管理模式,翻转台湾远洋渔业的血汗污名。
台湾远洋渔业包括渔工超时工作、遭扣留身份证件、船上管理涉及暴力、不当苛扣薪资及饮食安全卫生等时常被国际点名违反人权,去年台湾渔产品更被美国劳动部列为强迫劳动清单,是台湾迫切解决的议题。
中正大学劳工系副教授刘黄丽娟与中正劳工系教授王安祥、资工系教授游宝达、资工系教授熊博安组成跨领域团队,提出「以科技完善海上人权保护与永续发展:建立以人为核心的远洋渔业合宜劳动政策」计划,目前与台湾区鲔鱼公会合作,征求船东意愿。
刘黄丽娟说,目前规画在船只的甲板、走道上装设摄影机,并运用行为辨识、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等建置系统,即时记录船员休息、工作时间与渔捞动作,并从搜集的资料中分析海上工作行为,甚至可从肢体动作的影像判读是否过劳、遭霸凌及危险动作等问题,并提出预警。
刘黄丽娟表示,远洋渔船进入渔场后开始进行密集捕捞作业,且高度依赖人力,甚至无法随时中止,让捕捞作业更难比照陆地上法定工时的规定,加上不透明的跨国招聘和管理模式都是让台湾远洋渔业变成血泪渔场的原因。
中正大学表示,科技部征求「2030跨世代台湾社会发展政策研究计划」,全台包含中正大学仅5个计划获得3年约1500万元补助。近期中正团队也着手进行渔船实地勘查,希望能改善远洋渔业生态的结构性问题,朝永续发展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