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渔人悲歌声不绝!

李武忠

台湾四面环海,周边有亲、黑潮交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带来了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也孕育了婆娑的美丽之岛。渔业不仅满足国人消费需求并提供就业机会,也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支柱,如今渔业风光不再。从博物馆里泛黄的纪录片中可以看到昔日南台湾沿岸帆影点点岸上人声鼎沸,地上则摆满一箩筐一箩筐的渔获物,渔民脸上虽然满是风霜,眼神却透露出丰收的喜悦与骄傲,充分展现台湾底层生命力,那时的台湾渔村充满希望与欢乐。只是不到半世纪的光景,台湾渔业却已繁华落尽,渔获量大不如前。如今再度走在画面中的渔港,映入眼帘的尽是满满停靠在岸边等待抛售或休鱼的渔船,岸上现代化渔获拍卖场上空荡荡的不见人影,只有呼呼的海风依旧,似乎努力想召唤昔日的荣光,而此时原本该是渔船回港拍卖渔获的时刻!这样的场景令人感伤,至于这样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还是人为造成,渔民无力也无法回答。

远洋渔业曾经是台湾的骄傲,也是渔业的主力,足迹踏遍各大洲,写下辉煌的纪录。如今受到国际新渔业制度与管理规范影响作业区域与捕获量受到限缩,景气大不如前,许多渔船被迫加入休鱼行列,靠领取政府奖励金过活;沿近海渔业资源更是早已过度捕捞,渔获量大幅降低,作业成本却不断升高,加以气候暖化更是影响到乌鱼鳗苗、黑鲔等经济鱼种的回游,尤其渔船出海作业还要担心邻国军警骚扰与扣押,甚至魂断意异乡;而原本被誉为台湾之光的养殖渔业,近年来更是受到病害的困扰,欲振乏力。台湾渔业的生产优势与竞争力均呈现弱化的现象,整个渔业发展陷入空前低迷。

而当前渔业主管机关所积极推动事项包括:海洋巡护、收购渔船、奖励休鱼、办理国际渔业合作、资源培育及养护、养殖渔业管理等,从这些业务可以看出来这不是一个「走出去」的布局,以这样的施政风格,不仅无法解决目前困境,更看不出未来渔业的愿景与希望之所在,台湾渔业迫切需要建构一种不墨守成规、持续重建的「复原力」(Resilience),在情势发展到非变不可之前,就有能力改变。

就渔业大环境而言,在国际油价不断上涨、渔业资源高度开发、渔业管理力度增强、200海哩专属经济海域实施等情况下,全球海洋渔业发展确实受到制约,不过估计每年捕捞总量仍将维持在9千万到1亿1千万公吨上下。随着经济成长、生活水准提升、饮食习惯转变及粮食作物短缺,人类水产需求量将会增加,渔业特别市水产养殖早被视为人类未来重要动物性蛋白质来源,估计每年渔业贸易总额高达上千亿美元,未来仍充满商机

台湾渔业该何去何从是一个相当具挑战性议题,无论是目前政府大力推动的休闲渔业或观赏鱼产业就市场、规模、商机都无法让台湾渔民脱贫脱困,台湾渔业需要有远见的领头羊,发挥「引爆点领导」(Tipping point leadership),这绝对不是靠少数人长期垄断人事行政资源的老派作风可以搞定。台湾渔业要有未来就必需要从人事作大力改革,引进新血彻底改革,才能浴火重生,问题是我们看不到有这样魄力领导者。「广大兴28号」渔船的悲剧将不会是最后一件,这跟蓝绿谁执政无关,百姓若还不能看清问题的症结所在,给政府官员与想谋总统大位政客压力,渔民悲歌将不会有中止的一天!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经济系教授。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