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查价乌龙的警讯
台风天菜价连翻飙涨全民荷包大失血,民众大喊吃不消,纷纷要求政府拿出具体行动来稳定菜价,让民众在遭逢淹水、土石流等灾害之苦时能少受点折磨。过去对于风灾期间任意哄抬菜(物)价的行为,政府高层虽信誓旦旦要予以严抓重惩,却往往查无实据最后不了了之,引发民众的抱怨和不满。此次在民怨压力下行政院农委会特别派员到超市访查菜价,虽然让市售部分菜价回稳,却闹出乌龙事件让商家的商誉受损。西谚有云:「魔鬼往往藏在细节里」,此事件看似查价人员的无心之过,但是却凸显出农政官员对农情、物价和菜价的生疏,不免让国人对农业最高行政机关-农委会官员的专业能力产生严重质疑。这对于民调满意度已经相当低迷的马总统更加雪上加霜,政府高层不能等闲视之,应找出问题症结所在,虚心检讨改进,才能重拾民众(包括农民)对政府的施政信心。
产销失衡已经成为台湾农民挥之不去的梦魇,对于菜虫剥削的长期困扰始终无解。由于对农情掌握缺乏及时性,让官员们在面对媒体提问时失言连连,看不到同理心,让中央主管机关农委会遭外界批评,官员多窝在台北冷气房内开会做决策(不愿到现场实地了解),以至于和实际农作情况、农民真正需求等脱节引发相当大的农怨,也反映在历次选举的支持度上。政府多项号称「惠农」的新措施推出后,经常听到的是农民的骂声而不是掌声,偏偏官员们又不善于与农民沟通,缺乏说服力,在民间强大的反弹声浪下,基于政治考量七折八扣的结果,往往与政府、学者原先预期的目标和成果出现极大的落差,不仅原有问题没解决,反而重重伤害到政府的威信,也让人为台湾农业未来的处境感到忧心。
有鉴于此,中央政府主管机关的官员们除了应采取更加务实与效率的行动,加速稳定国内混乱的菜价行情外,为改善农政官员的服务品质和提升其行政效能,机关首长应以身作则去除下乡做秀心态,积极回复过去农复会(农委会前身)时代深受农民肯定和信赖的荣光,并透过公务人员终身学习课程安排,邀请相关学者专家教授群众心理以及与农民沟通的技巧,加强实务演练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对于现职农业人员针对现行国内外农业资讯、农业谈判、农业法规、农情、农业贸易、农业产销、其他等农业议题进行不定期考核(包括测验、、抽考、专案报告等)并列入年终考绩和员工升迁奖惩的重要项目,才会让原本抱持铁饭碗心态的公务员,有动能愿意到现场去倾听农民心声,了解农民的疾苦,做为日后计划、政策拟定和执行上的重要依据,才能真正缩短政府官员和农(人)民间的距离,也才不会一再让民众看笑话,找回身为国家公务员应有的尊严和荣誉感。
另,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于行政院农委会服务之公职人员不乏研究所毕业即通过国家高等考试直接分发到中央机构服务,欠缺地方基层的历练和农业实务经验,极易陷入「书本」治国,「云端」决策的迷失,还容易产生莫名的优越感,造成地方与中央的隔阂与争执甚至爆发冲突。而这不但是目前国内中央机构普遍存在的现象,日前郭台铭认为台湾不能再用学者治国,因为「学者没有实务经验,都是从书本学来的,因此学者治国一定误国」的说法并获得高达63.4%的民众支持「学者误国」论点,即呼应了上述的观察。要端正这些缺失,政府人事单位应该研究建立中央和地方公职人员互调的管道和机制,并且把基层服务经历列入中央机构人员升迁的必要条件,相信会有助于公部门决策品质以及执行力的提升。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经济系教授。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