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石斑鱼游进死胡同

李武忠

石斑鱼(俗称鲙)一向是台湾南部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种,却未受到政府的青睐,多次被排除在旗舰产业名单之外,如今因列入两岸ECFA的早收清单而声名大噪,一跃成为当前台湾最亮眼养殖鱼种,风头远胜昔日渔政机关力捧的台湾鲷,也成为马政府下乡宣传ECFA政绩与反驳外界忧心台湾出口经济严重衰退的首选。

目前国内生产的石斑鱼外销数量固然增加(今年1-7月活石斑鱼外销数量达8695.81公吨)但是九成九以上集中在中国(含香港市场,相对的石斑鱼出口到日本、美国、欧盟等重要鱼类消费国的数量微乎其微,石斑鱼正被有计划的锁进中国,也造成国内石斑鱼价格大幅波动,一度低于生产成本,引起养殖业者紧张。

由于投资石斑鱼养殖需要庞大的资金,除了需面对病害问题丛生(包括病毒弧菌寄生虫真菌等)、天气灾害带来的严重损失外,像这样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行销作法,更加大投资经营上的风险,让揹负高额贷款的养殖业者忧心忡忡深怕血本无归。而政府和商人亦深知市场单一化高度风险,只是为了彰显施政绩效和贪图眼前的近利,还是任令不利产业持续发展局势继续延续下去。

石斑鱼产业发展已隐现危机,未来是福是祸养殖业者恐怕要靠自我评估,并结合业界力量积极寻求多元外销管道来分散风险,不宜盲目跟随政府政策,一旦局势有变,中国官方调整进口措施导致国内石斑鱼外销受挫,政府官员可以轻易找到借口卸责(继续坐稳官位),而业者只能自认倒楣,自行收拾残局。过去国内业者响应渔政机构大力推动的商业化室内集约循环养殖系统,未经审慎的投资评估即投下庞大资金,最后落得血本无归,而当初的主事者不仅未负起任何责任步步高升;还有台湾鲷从被渔政官员捧在手心到今日养殖户需自求多福,殷鉴不远。石斑鱼经营业者要认清事实,不要过度依赖政府,并尽早建立风险管控机制,别重蹈覆辙。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经济系教授。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