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隐含碳难计算 营建业减排挑战大

环境部气候变迁署副署长黄伟鸣(左起)、中国时报副社长王儒哲、高雄市政府环保局长张瑞珲、高雄市不动产开发公会理事长陆炤廷、国立中山大学金士懿博士共同出席「营建业减碳大挑战」座谈。图/本报资料照片

营建业减碳的困难与挑战

碳费征收是否会引发营建业的绿色通膨,近期成为我国推动净零减碳的关注课题,环境部气候变迁署副署长黄伟鸣表示,碳费征收对象目前不包括营建业,碳费征收对总体经济的影响也不大,但因牵涉未来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变动,高雄市不动产开发公会理事长陆炤廷希望,政府能够落实对营建产业上游原料、材料供应商的碳盘查,让营建业在净零排放的绿色时代,能更精准掌握营建成本的变动。

第二届大南方高峰论坛的「营建业减碳大挑战」对谈,由中国时报副社长王儒哲主持,邀请环境部气候变迁署副署长黄伟鸣、高雄市政府环保局长张瑞珲、高雄市不动产开发公会理事长陆炤廷、以及国立中山大学金士懿博士等产官学界与谈。

黄伟鸣强调,我国碳费征收对象集中在制造业和发电业,并不包括营建业,营建业虽有担心,但现阶段并非属于碳费直接征收对象。就总体经济来看,环境部评估多个不同费率,对整体影响也不大,即使未来执行,也将从较低费率做起,毕竟碳费征收目的不是财政的增加,而是减碳。

张瑞珲表示,营建业排碳在高雄的占比约10%,200多万吨,但营建业的材料有许多钢铁、水泥,则属碳费征收对象,因此营建业减碳可从水泥的使用着手,因为水泥有所谓的「隐含碳」,从开采、运输、制造、一直到废弃物产出,它的碳足迹其实是非常难计算的,因此可从源头做起,减少原物料,回收再利用或使用低碳水泥,如中钢的高炉粉。

陆炤廷指出,营建业虽现阶段不是碳费征收对象,好像不会受冲击,但房地产是火车头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庞大,当上游产业无法掌握碳排当量的同时,作为终端产品使用者,自然难以推估可能的成本冲击有多大。

倡议全球建筑碳战略思维的金士懿表示,隐含碳是建筑物建造生命周期中产生的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的总和,包括材料开采和运输、施工阶段、保持建筑物运作活动、以及最终透过拆除和材料处置或加工而结束生命阶段的排放,这些大约11%的碳排放,是建筑业可以优先努力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