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天边的大国角力

当年的登月本是美苏对抗的一环。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史普尼克号」,狠狠打脸了美国,美国急起直追,后来居上成功登月,太空战第一局美国遥遥领先。但一片荒芜的月球很快让民众失去兴趣,探月登月又非常烧钱,以致经费也逐渐困难。于是焦点转向了生存条件和地球比较接近的火星,并进一步探测更远的星球。

之后数十年的太空探测主要在科学层面,直到近十年来有了新的趋势,一是军事层面的重要性强化,二是民间的参与扩大,二者都将对大气层之外的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军事层面又分外太空权力疆域与卫星的改防。第一局太空战,美国赢了苏联,第二局从中国积极前进太空开始吹起号角,2013年探测船登月,2020年将组建天宫号太空站,预定2035年送人上月球。俄罗斯等其他国家也加紧脚步,印度在本月22日发射登月太空船,预料将成为全球第4个探测器登月国家。于是美国再度急起直追,NASA宣布要在2024年再送太空人上月球,这次还将首度有女性登月,所以计划是用阿波罗的孪生姊妹阿提米丝(Artemis)命名。

1967年联合国《外太空公约》明定,探索及利用外太空应为所有国家谋福利,不得占领并提出主权要求,基本上是沿用地表的公海概念。但半世纪前外太空对人类来说遥不可及,当时漂亮无私的理想,若有一天面临了外太空疆域与资源的圈占,可能还是会回归地表最通行的实力法则。

太空疆域及资源之争可能仍然有一段时间,但说到卫星的攻与防,可就是军事及国安明显而立即的危险了。

卫星是地球通讯的关键枢纽,如果遭到破坏,足可令全球运作陷入瘫痪,如果军事情资指挥管道停摆,国家安全更是不保。但卫星高挂空中,毫无屏障防护,宛如暴露体外的中枢神经,非常重要又非常脆弱。中国在2007年发射飞弹击毁一颗报废的气象卫星,已经向世人清楚展示了精准攻击卫星的能力。印度在今年4月也打了颗卫星,两国都留下大量的碎片垃圾,对所有卫星造成危害。

因此,有危机感的国家开始把太空纳入军事范畴,提早思考自我保护,这绝不算是杞人忧天。日前美国总统川普下令成立太空司令部及太空部队,成为美国的第6军种,法国总统马克宏则是在空军中成立太空部门。就争取预算来说,军事与国安永远比科学研究更有说服力。

另一方面,民间太空公司的出现,开始让太空不只是国家权力的竞技场。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的「Space X」和亚马逊执行长贝佐斯的「Blue Origin」都要送人上太空,贝佐斯对未来的构想,是将有100万人居住在太空站。以地球环境破坏、暖化及极端气候看来,人类将来可能真要往外找出路。不过,就像《2012》里只有少数有权有钱者才能登船,未来的天龙国可能将是非常非常高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