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落地 台湾产业应抓住发展契机
云端服务供应站新区域资料中心规画图/美联社
云端运算当代最为关键的数位科技与服务,成为政府与企业营运的发展基盘,以全球为构面来观察,AWS、Microsoft Azure、Google是三大云端服务提供商,三者在云端资料中心的布局,对于整体产业具相当的牵引力。
值得留意的是,包括已在台湾彰化建立亚洲第一座资料中心的Google,Microsoft也在2020年10月宣布在台湾设立Azure资料中心区域。除了云端资料中心,2020年美国联邦传播委员会同意Google启用美国与台湾之间的海底电缆进行传输。
上述动态,揭示台湾在全球与区域数据传输网路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然而,如何理解这些动态背后的产业意涵,进一步思考整体产业的发展策略,就成为关键所在。
观察全球云端服务提供商对于云端资料中心的规划。AWS描绘的全球基础建设发展蓝图之中,将云端资料中心视为全球云端基础建设即服务(Cloud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要件,AWS指出必须建置遍及全球的「资料中心网络」,才能够因应日益增加的数据传输量。
Microsoft同样在全球基础结构蓝图,提出必须持续在各区域建置云端资料中心的构想,而云端资料中心并非独立的单元,而是整体服务网络的节点。Google则将云端资料中心定义为服务的据点,当据点愈多,就意味着云端服务的范围愈大。
资料中心呈现
多层、分散化体系
无论是将云端资料中心视为节点或据点,皆反映出云端服务提供商两个思考:首先,云端资料中心的背后,是一个不断扩大的网路,此一网路由全球区域、区域、可用区域、网路边缘据点不同的云端资料中心所组成多层、垂直体系;其次,除了垂直阶层体系,云端资料中心彼此之间,将更仰赖水平层级的传输,彼此提供资料处理与快取的支援,让整体云端运算体系的可用性、灵活性都可以提升。
从云端服务提供商对于资料中心的规划思考,不难发现当前资料中心呈现出的样貌,要更为接近一个多层、分散化体系,此一样貌与云端运算服务甫在市场出现的2000年代中期,已有相当大的差异。这样的改变,背后有两个驱动因子:第一,因应欧盟一般资料保护规则(GDPR)与延伸出的资料在地化政策,部分使用者生成的数据,相关运算、储存服务必须符合各国数据规范,甚至必须将资料中心建置于该国境内;第二,过去动辄数千公里的云端资料中心传输距离,已无法因应低延迟的传输需求,为达到即时的数据处理,云端服务提供商必须在更靠近数据的位置,设计临场、边缘的云端资料中心,打造更低延迟、低传输遗失率的服务品质。
从上述云端服务提供商的规划构想,与基础建设的变化观察Google、Microsoft等大厂在台湾所提出的资料中心建置计划,皆必须放置在「全球云端资料中心网路」的整体蓝图来解释。除此之外,台湾在西太平洋地区独特的地理区位,以及美中两国在印度与太平洋的竞争格局,也成为台湾转变成为云端资料中心评估重点部署国家的原因,也预期将为台湾创造数年的发展契机。
因应上述契机,综合台湾资通讯产业的优势与特征,思考产业的发展策略,分短期、中长期策略,短期策略应聚焦在「如何借由资料中心落地,提升台湾资料中心机电、网路与系统整合与托管能力」,中长期策略则可朝「协助印度与太平洋地区域建置云端资料中心,让台湾成为区域云端技术支援中心」。
可望借机培养
台湾云端产业生态系
前者,意味着长期以来,台湾以设备委托设计制造为主要的发展型态,可望借由资料中心的落地化,以自身为试验场域,孕育更优化的机电、软硬体系统整合能力;也可借由这样的契机,重新以系统化的视角,来培养台湾云端产业生态体系,尤其须孕育台湾于虚拟网路、软体定义资料中心的技术验证与堆叠能力。
后者,则尝试从市场的观测视角,将台湾移置更广的区域,这也代表云端服务提供商将在不同区域建置更多的云端资料中心之外,当地的电信服务提供商也预期提出更多资料中心的建置计划。而原先已具备硬体设备设计与制造优势的台湾,如果能够借由台湾自身云端资料中心的验证经验,强化能源、机电与软硬体系统整合的能力,则有助于让台湾在这新一波的云端产业发展趋势之中,抢得产业发展的利基,并且有机会让台湾,进一步成为印度与太平洋云端运算的技术与服务支援中心。
除了上述短期、中长期发展策略与思索之外,由于全球主要的云端服务提供商,除了与数据保护、资讯安全有关的资料在地化政策,也纷纷以永续投资为愿景,提出在2030年全使用再生能源以及水资源平衡的目标,并形成新的供应商规范。台湾如欲掌握云端资料中心扩展的发展契机,也必须提出相对的解决方案。
云端资料中心落地,给予台湾一个整合与验证各种技术、服务的机会,它也必须放置在台湾产业升级策略来加以思考。完整的资通讯产业聚落,与多年积累的设计与制造经验,将有助于台湾掌握云端资料中心落地契机。
(本文作者为资策会MIC资深产业分析师施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