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地重大发现!最早距今有5500年历史!
揭露面积共计9400平方米
105座史前墓葬
最早距今已有5500年历史
考古现场在哪?
这个地方位于马桥街道先锋村,被命名为达泽庙遗址。达泽庙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晚期至明清时期古遗址,
这个
地方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人居住
。
那么,达泽庙遗址是怎么被发现的?事情要从32年前说起,1988年,马桥街道先锋村附近的永和窑厂在
取土时发现了一些玉器
,他们觉得不对劲,于是立刻上报给了海宁相关的文物部门。次年,达泽庙遗址被公布为
。
1990年4月,考古队员们对达泽庙遗址进行了小规模的科学挖掘,发掘面积为35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时期的土坑葬12座。清理出器物131件,有陶器、玉器、石器、象牙戒指等。
△1990年的达泽庙遗址
,目前放置在海宁市博物馆展览,算得上是镇馆之宝,大家可以免费去参观。
△玉龙首牌饰
2016年至2020年10月,为配合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海宁市文保所,对工程涉及的遗址南部区块进行了全面考古发掘。
五年间,揭露面积共计9400平方米,清理史前至明清时期各类遗迹533处,出土各类编号器物1184件。
截至目前,
考古发掘工作已全面完成,目前处于文物修复阶段。
发现了从未见过的现象及文物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晔说, 达泽庙遗址是一个古今叠压、长期有人类居住的遗址片区,
历史可追溯至史前时代的崧泽文化晚期,自此开始出现古代村落,良渚时期继续沿用
,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两者之间衔接紧密,并无间断。
△赵晔
崧泽文化堆积
崧泽文化土台 (多数延续至良渚文化)7个
崧泽文化时期和良渚文化时期都属于史前文明,在崧泽文化晚期,部分先民修建土台在此定居,
。
△
土台
据了解,自古杭嘉湖地区就是湿地环境,人们想要生活都要寻找相对高一点的台面,这时候,智慧的古人就想到了搭建土台,采用
挖低周边、堆高中间的方式,使得土台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面积200—1300平方米不等
,居住起来既安全又舒适。
墓葬就分布在土台上,这些墓葬的随葬品数量1—10件不等,墓葬的等级规模并不高,但是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团队发现了
一些从前考古发掘时未见过的特殊现象。
“有个墓坑中部有个腰坑(腰坑一般是指在墓底中央墓主腰部下的位置有意挖出的小坑),
回想起当时的画面,赵晔仍旧十分激动。他告诉大潮君,夹沙缸一般在墓地一角,或者是墓地外面,
但这个夹沙缸的位置非常特殊,放在了墓主人身子下面,而且是破底的
。
△
夹砂缸
至于灰沟和灰坑,里面都是古人生活遗留下的印迹,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东西。
△灰沟
来源:大潮网
编辑:强薇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