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丁古寨何去何从?原住民是重建主体

日前,由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翁古寨何去何从:翁丁重建专题研讨会”线上举行。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骥才、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主席苑利、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工作组组长方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工程师欧阳志勤等针对火灾原因、古寨是否重建、如何重建、谁来重建等问题各抒己见,以期对翁丁乃至全国传统村落的保护管理有所启示。

冯骥才表示,翁丁村在中国的传统村落中非常稀有,它有原始部落的特殊性质,系统完整地保存着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文化遗存,还有独特的村规村俗,具有活化石的意义。方明认为,翁丁古寨的价值被远远低估。向云驹建议相关部门对所有国家级传统村落的重大风险点发出警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翁丁古寨应该原址重建。苑利表示,翁丁古寨的面貌、建造的方法都是已知的,这样的“活文物”完全可以重建,从而为人类保留更多建筑文明和类型,并让村落的建筑手艺得以继承。

方明也认为,翁丁村民虽然大多已搬入旁边的新村居住,但没有古寨这个载体就很难留住文化的灵魂。冯骥才特别提到,重建的出发点佤族人民重建家园,重建后的翁丁村必须要具备佤族人民原生地的性质,应该是佤族人民的家园、故园和“乡愁”之地。

该如何重建翁丁?冯骥才认为,首先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依照佤族人民的信仰习俗和传统,二是要依照文物的重建和修复原则,翁丁古寨是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他还提议可以考虑将来在村口建一个小型博物馆,展示火灾前古寨的影像和在火灾后保留下来的珍贵的文化遗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翁丁古寨之所以能成为富有特色古村落,在于山水丛林自然环境,在于人与自然合理的结合。”阮仪三特别提到重建的过程不要赶时间,而是先仔细研究、规划、设计,然后施工建造。应按照原材料、原结构、原工艺、原样式、原环境这“五原”原则原样修复。

“谁来重建”这个问题尤为关键。冯骥才表示,重建可以由政府主导、专家参与,但原住民才应该是主体,“翁丁村是原住民的家园,理当按照他们的意愿重建。”。这个观点也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同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目前全国上下热议的问题。向云驹说,在这一过程中应对历史文化的传承进行思考。“现代化标准要多样化,文化要多样化。”

翁丁古寨2004年年开始发展旅游,2006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是沧源乃至临沧市的一张名片。在苑利看来,保护与开发可以并行。唤醒当地村民的文化自觉,让他们保护好自己的村落,只要原汁原味保护好,自然有游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