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扮推手 缓解企业碳焦虑
针对企业减碳议题,参与高峰对谈的业者都认为政府应该给予更多诱因。图/本报资料库
「大南方净零新经济高峰论坛」7日在高雄举行,下午第二场高峰论坛主题为「碳金时代企业转型低碳创新」,针对企业在转型时所产生的碳焦虑,五位与谈专家认为这同时也是企业的转机。业者呼吁政府单位能给予企业更多的帮助,协助企业走上减碳的道路。
针对论坛的主持人、永沣环境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温丽琪提问,国内是否已经有初步收取碳费的标准?环境部气候变迁署净零推动组组长温育勇表示,碳费征收的对象不是一个财政工具,是减量的经济工具,会有碳费费率的审议会,成员包括民间团体、学者专家等,相关费率会经过审议会讨论后订定。
定期检核优惠费率续行
至于如何取得低碳费率,温育勇强调有转换低碳燃料、采行不排放技术、改善能源效率、使用再生能源、制程改善等五种方式,不是提出自主减量计划就能取得优惠费率,会有期中、期末检核机制,确认是否能继续给优惠费率。
高雄市环保局副局长黄世宏表示,碳费其实与企业的产品连动,含碳量若高于同业,产品会卖不出去,希望各行各业都要了解产品的含碳量,并且把经济与减碳脱钩。
欧盟的碳边境调整机制收费制度是以产品在欧盟的排碳量前10%是多少,超过就会收碳费,业者要先了解自身产品的排碳量是多少,知道还有多少努力空间,并与同业比较,若排碳量低竞争力就会较高。另外高雄也透过净零学院的专业讲师,知道在设备节能上要采用什么系统才能达到目标。
盼课征碳费专款专用
日月光行政长江渡村表示,政府课征碳费应站在企业的立场思考,一定要合理,如仅以每吨300元计算,日月光每年至少要多付3亿元的碳排费用,是庞大的负担,且政府课征的碳费一定要专款专用,协助提供中小企业进行碳技术的研发,解决企业碳排的问题。
在会计准则方面,碳费认定的性质是什么?是税吗?或研发费用,可以抵扣?政府目前的态度似乎很保守,他建议,净零减碳除了绿色金融的政策受肯定,其它相关的要以有利于企业的角度思考,激励企业净零排放。
适当诱因激励企业减碳
台湾中油炼制事业部执行长许晋荣以2012年在卡达设立CCUS(碳捕捉、利用与封存)为例,造价高达1亿美元,每天可处理500吨的二氧化碳,并转换成甲醇,每吨的制程加上掩埋就要120美元,若没给予业界适当的诱因,动力或热情就会减低。
政府希望企业响应减碳,最重要的就是「诱因、诱因、诱因」,也要健全CCS(碳捕捉)法规,由政府举行公开说明会,否则一般社会大众对于将二氧化碳封存在地下可能因不了解而产生恐惧,进而反对、抗争,由企业出面又可能将事情复杂化并演变成冲突。
高雄经发局长廖泰翔强调,碳排过去被认为是负债,只要转个念,可以变成权益、资产、获利,中央制定国内碳排的相关规定,一定要符合国际标准,对接全球的法规、政策和验证机制,由于我国企业的减碳技术,加上政策的鼓励机制,相信在国际上,一定具有竞争力的。
由于中小企业在净零排放的能力相对薄弱,高市府以趋势解码、企业辅导、人员教育和媒合资源等四大主轴,进行协助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