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更優化水資源營管

联合报头版「水情紧,超越百年大旱」,指石门水库蓄水率剩百分之廿四,全台有十四座水库蓄水量不足四成。但水利署水情灯号,除了从桃园到台中是「提醒」的绿灯外,其余都是正常。同时,气象署对全台九县市发出大雨特报,也包括了桃园到台中,则水利单位该防汛或抗旱?

虽说水利机关一手防汛、一手抗旱并不罕见,但通常其范围并不重叠,上述资讯因而显得冲突与诡异。水利署研判三个月内供水无虞,但竹科焦虑、农民哀怨也是未雨绸缪。或许「纵容圈地建厂」说出了政府为推动电子科技业设厂,造成部分用水紧张,但从另一方面看,水资源的营管应更优化。

为增加供水,水利单位多管齐下,开发伏流水、修法让工业大户使用再生水、建设海淡厂、执行珍珠串计划加强调度能力等,这些都是正确而必要的,但仍有不足,甚至资源有往伏流水、调度计划倾斜的现象。

伏流水是整个水循环的一部分,抽取使用一定会影响下游地面水或地下水,不能当做是「多出来」的水源。调度计划对局部干旱是经济有效的措施;新竹缺水从桃园调度、石门不足从翡翠输水。但若气候变异,春雨少、梅雨缺、台风不来,则将造成大范围干旱,调度有其范围与极限。

再生水与海淡水是较稳定的水源,但都耗能而成本高。若考虑碳排,将来再生水与海淡水都要使用绿能,若不要核能则成本更高,因此增加蓄水空间及减少蓄水损失的工程都要再加强。增加蓄水空间可考虑人工湖、河口堰、加高水库坝高、水库清淤等;减少蓄水损失方面过去较少执行,可从水库止漏、减少蒸发着手,更优化水库营管。

目前水情不能掉以轻心,梅雨预报是「正常偏少」,若台风届时又不来,三个月后眼看水车街上跑,可能就不只是抗旱演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