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水资源安全计划 请政府说到做到
▲蔡政府要朝野支持「前瞻计划」,然计划中所推动水环境建设,真能让台湾不缺水、不淹水吗?(图/视觉中国CFP)
文/黄逸凯
台湾每逢暴雨必有灾情,突如其来的豪雨经常造成惨重的财损甚至人员伤亡。事实上这样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且几乎每年都会重复上演;水资源的管理问题,也随着暴雨倾泄而来无法避免。
在台湾,水资源这块一向不患寡而患不均,暴雨淹水和大旱缺水的情况轮流交替。这和台湾的地貌环境、密集人口所带来的开发,以及全球气候环境都有关系,也因此做好水资源的管理与灾害预防相当重要。
政府表示,对于水资源管理部分已提出前瞻基础建设计划的「水环境建设方案」,目标是大幅降低淹水与缺水风险、擘划优质水环境。但用说的都很简单,「水与发展」、「水与环境」和「水与安全」的计划标题写出来也相当漂亮,但标题不能当饭吃,内容才是重点。特别是像今年6月的暴雨侵袭,「水与安全」的计划真能应付吗?
「水与安全」计划中提到:希望改善淹水面积200平方公里、完成250公里县市管堤防护岸及雨水下水道排水整体改善、中央管河川及区域排水治理、海岸复育、一般性海堤改善计划等,从都市淹水到海岸地带均有包含,可以看见规画者宏伟的志向。
像这次6月初的暴雨,已让北北基遭受重击,也拉高桃园与中南部地区的土石流警戒程度。过去虽然已在淹水防治上投入建设(如员山子分洪道),但显然需要更强力完善的防灾排水措施,且从都市到乡村,要有能互相搭配的整体性规画,此外,跨部会的整合,以及中央与地方该怎么有效配合也非常重要。
政府提出的「水环境建设」提案中,也有几项具争议性的内容需要更多讨论与检验。例如资深环境记者朱淑娟小姐便指出,「水环境建设」中编列280亿新台币进行美化水岸,但这根本没有前瞻性或必要性,一些地方上疑虑较多的开发案如鸟嘴潭人工湖等,也不该含糊在「水环境建设」的包裹中概括而论。
纳税人的血汗钱,不该花在没有用处又不永续的水泥工程上。「水环境建设」计划中,都市防洪和淹水疏导的加强是否足够?尤其日常预防也是改善淹水面积的重点,位于敏感集水区的开发计划,和水库泄洪功能调节是否有完整的评估,都是迫切的优先考量。
人定胜天的思维早已过去,当代的公共政策评估与环境治理该做的,是要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并如何有效预防灾害发生,不能每次都等到淹水才来思考如何排水,缺水才来呼吁节省用水。水环境建设不是不能做,而是非常该做,但要怎么做、做什么?政府都要确实的把预算与人力投注在该做的事情上,并杜绝过去对公共建设粗制滥造,这样才对台湾的发展有所助益。
●黄逸凯,环保清洁公司经理人,经常执行政府水环境环保工程。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本报保有删修权。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