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新鸡排闭店1万家,国民小吃的爱呢?

正新鸡排,你多久没去吃过了?

这两年它的日子不太好过。

根据报导,不到两年时间,这个门店数量一度吊打华莱士和蜜雪冰城的“万店之王”,已经倒闭超过一万家门店。

我查了一下, 报导 里采用的是第三方平台窄门餐眼的统计,即截止到2023年12月7号,正新鸡排仅剩下11000多家门店。

而正新集团官方在22年1月公布,它当时还有2.5万家门店。

如果双方数据靠谱,那也就意味着,正新鸡排不到两年,闭店将近15000家。

我们抛开数据不谈,很多人其实已经用身体感受到了,这几年正新鸡排的微妙变化。

前段时间#正新鸡排正在被年轻人抛弃#的话题还上过热搜:

你已经有多久没吃过正新鸡排了?

可能,大约,的确,年轻人对大鸡排的爱,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到底是什么原因,能够让正新鸡排,曾经的国民街边小吃,门店一度超过两万的国民连锁品牌跌落神坛呢?

让天下没有好割的韭菜,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正新鸡排困境背后的商业逻辑。

1

说起正新鸡排“被抛弃”的原因:

很多人都在网上反映,如今的正新鸡排变了,比爱情变质还要快:

鸡排面粉裹得太厚,肉越来越薄,价格变贵以及变难吃了等等等等。

在各路评论区也能看到很多类似的留言:

一句话总结就是,产品越来越拉,没有当年的味道了。

确实,这很重要。

但,朋友,这并未触及到大鸡排的内核。

我们要讲的是,商业的内核。

实际上,正新鸡排就不是一家正经的餐饮小吃店,它更像是一家供应链公司。

1995年,温州商人陈传武开了家白云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做的是冷冻食品。

可惜,创业未办,这家公司就差点中道崩殂了—— 一边是上游库存积压,另一边是下游款项拖欠。

为了清库存回笼资金,陈传武咬咬牙,2000年在温州瑞安街头开了家叫“正新”的小吃店。

所以这家店本身就带点供应链基因。

只是因为刚好卖得不错,所以陈传武才决定扩大规模,把它当主业干。

但很快问题就来了。

由于一开始就是奔着清库存的目的来的,所以正新基本上是库存有什么就卖什么,什么畅销就卖什么,导致门店食材品类众多。

如果只是开一两家店还好,但一旦扩张,生产环节就会加倍复杂,品控和损耗等方面也都成了大问题。

于是在2012年,陈传武又咬咬牙,砍掉90%的SKU,只留下爆款鸡排和少数几款热销炸串。

正新小吃店,自此也正式更名为“正新鸡排”。

但正新鸡排真正的转折点,是在2013年。

因为这一年,正新鸡排正式开放了加盟。

第二年它又成立了自有加工基地,以及后来推行全产业链模式,建立“圆规物流”等等。

‍说白了,正新鸡排的疯狂拓店,是建立在完整的供应链,即生产、仓储、物流乃至装修等环节已经打通的基础之上的。

对于这类品牌来说,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是加盟。

而且,是使劲推加盟。

本质上,它们的核心利润来源是加盟费,以及后续源源不断卖出的原材料和推出的装修等供应链环节的费用。

至于加盟店赚不赚钱,对于品牌总部来说,反而没那么重要。

起码,门店的管理和运营,对于总部来说,并不是它最关心的点。

从正新鸡排“见缝插针”的开店模式其实也能看出来,它属于那种有个小隔间就可以挤进去开店的品牌。

以致于这几年大家但凡家里有个犄角旮旯,都会调侃说“租给正新鸡排”。

上个星期,我半夜饿得爬起来啃排骨,不小心啃掉了一颗门牙,我量了量,都想租给正新鸡排。

正新鸡排的策略,是“高密度”,用超低的成本迅速拓店。

靠着这套打法,正新鸡排在2017年成为了快餐小吃行业第一个门店破万的品牌,巅峰时期,门店数量更是远超华莱士和蜜雪冰城。

但是这套玩法的问题是什么?

就是现代的连锁餐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商业模式。

管10000家店,和你管理1家、100家店,是完全不一样的。

开一两家店,你可能靠着好地段、好菜品或者性价比等,踩对一两个点就能站稳脚跟;开一百家店,你需要的是可复制性和标准化,以及现代化管理。

但开一万家店,它的难度是指数级上升的。

它不是说单纯把一家店复制一万次就行了,而是从产品研发到广告投放,从人员管理到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从原材料采购、配送,到过期食品的下架处理问题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

它需要的,是一整套庞大的系统。

就拿在国内刚刚突破万店的肯德基来说:

从90年代,它就已经开始实行全国统一采购,并且从养鸡开始,包括鸡的标准化喂养,到屠宰、切割,每个品类切多长、多宽、多厚、多重都有要求。

具体到门店管理上,包括原味鸡怎么制作,控油多久也都有一套标准。

还有就是麦当劳,你看它一年要推出多少新品,要做多少广告,多少偶像小鲜肉都逃不过麦当劳的魔爪; 而且它对于门店选址、加盟商筛选以及人员培训等等,也都有一套极其复杂的衡量体系。

不然它们凭什么保证新品推出来之后,每家店做的味道都能差不多?

怎么在消费者心里,打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品牌形象呢?

靠在牙缝里塞店,肯定是不行的。

要严格的筛选,培养,扶持,约束加盟商,才有可能把品质做好。

但,这一切,和收加盟费的商业模式是背道而驰的。

还有一个大家很少意识到的问题,能管理好1万家店的职业经理人是非常稀缺的,并且他们的薪资往往非常高。

大部分对于肯德基,麦当劳,海底捞这种规模的企业,核心管理人员的工资,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他们可不是简单的餐饮公司的高管,他们的收入,会让很多人把下巴惊掉。

这里为了大家的下巴,我就不说了,大家可以自己去查。

品牌想当伯乐,都不一定能找到那头千里马。

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餐饮品牌,它的门店数量剧增,而且不是全直营,其中还有很多加盟店,那它的管理难度是指数级上升的。

就不说华莱士、蜜雪冰城这些加盟店遍地的性价比之王了,你就看茶颜悦色这种只有几百家直营店,原则上品牌对于门店控制力更强的,这些年都闹出过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

至于那些动不动就是几千上万家的加盟店,那基本可以说是群魔乱舞了。

所以我们讲,这种狂推加盟店的模式跟去做好一个知名品牌的策略是背道而驰的。

现在很多品牌对于加盟店就是放羊式的,给加盟商发个牌子,收收加盟费,反而对门店本身的运营和管理没那么重视。

而且在这种急速扩张的发展模式下,就算品牌想管,很多时候也是管不过来的。

这些年各家连锁品牌加盟店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包括食品安全、服务质量下降、品控不稳定等等,其实都和这有关。

同样,这也是对品牌资产的一种无形的透支。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品牌的口碑,导致大家越来越不愿意到这些门店消费。

而且,由于过度推加盟,导致门店之间密度太大而影响单店效益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

要知道,全国适合这门生意,这个业态的优秀门店点位是非常有限的。

有些品牌,好地方开遍了,只能往犄角旮旯里开,甚至一条街上开好几家店。

这完全就是不把加盟商当外人了。

自家韭菜,想咋割咋割。

2

除此之外,以前正新鸡排下场的时候,市场还属于蓝海。

但现在都已经整个炸鸡市场都已经杀得血流成河了。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后来者入局,比如我最爱的喜姐炸串和夸父炸串等,甚至就连蜜雪冰城都已经开始卖炸串了。

整个炸鸡小吃市场也越来越细分化,从鸡排到炸鸡腿,炸鸡块等等,任何一个细分赛道几乎每天都能杀出来新的竞争者。

另外,这几年连肯德基、麦当劳都开始消费降级,出各种价格更低的性价比套餐,而且它们的品控,比起一般品牌还更加稳定。

大家可以想象现在的炸鸡小吃市场已经竞争激烈到什么程度了。

而这个时候,正新鸡排反而抛弃了自己曾经最大的一个优势——性价比,也就是大家现在经常说的面粉裹厚了,鸡排变小了。

卷价格不够彻底,单店收益又上不来。

大面积关店其实并不奇怪。

总而言之,正新鸡排作为一种街边小吃,能够爆火和它站上时代风口以及背后的供应链支撑有很大关系。

但当风口散去,这种过度依赖加盟,高速扩张,却很难进行精细化运营的模式,难免会遭遇现实“爱的铁拳”。

这同样也是众多飞速扩张的连锁品牌都在面临的一个困境。

但是,不要忘了,正新鸡排现在仍旧是一个超过万店的巨型餐饮连锁企业。

在这种情况下,跑得稳一点,在门店运营和管理上花更多的功夫,或许比之前“跑得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