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启动川普态度却放软 伊朗11月石油出口量将不减反增

美国伊朗石油出口制裁已从11月4日(台湾时间11月5日凌晨)正式启动部分国家豁免权。(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财经中心综合报导

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制裁已从11月4日(台湾时间11月5日凌晨)正式启动,但美国总统川普态度已从最初释放强硬信号,到随着日期逼近而逐渐走软,自行将进口量降到零的8个国家,现在都得到部分「豁免」,因此预计伊朗11月原油出口量将不减反增。

彭博专栏作家Julian Lee撰文指出,6个月前,这项被称为「史上最强大制裁」的行动,旨在将伊朗出口原油量降至零,但如今这似乎也只是炒作而已,目前看来此制裁的强度与2012年相差无几。

随着制裁启动,原先已将伊朗原油进口量降至零的8个国家获得了部分「豁免」,但目前相关细节仍相当粗略,仍待周一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的宣布。这8个国家中包括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中国大陆印度,以及部分亚洲美国主要盟友国家,日本南韩。另外土耳其也将被允许继续购入伊朗出口石油,不过这波豁免权并未扩展至其他欧洲国家。目前尚不清楚这「豁免」期的长度或这些其他国家必须将进口量减至多少才得免于受罚。

在前美国总统欧巴马(Barack Obama)的政策下,豁免期长度为6个月,若各国在此期间将伊朗原油进口量再下降20%,将再获得长达6个月的豁免权。Julian Lee认为,川普订定的条件绝不会比欧巴马时期更宽松。

与欧巴马时代的限制措施最大的区别在于,川普的制裁措施包括伊朗的凝结油,这是一种自天然气中提取的轻质石油。这对伊朗来说相当重要,因为该国的天然气产量大幅增加,不过伊朗已扩建凝结油炼油厂,以供应国内油品需求。

自5月以来,伊朗石油的大部分买家都采取谨慎的态度。法国韩国都已于6月停止采购,西班牙及日本也于9月停购,土耳其、义大利希腊的进口量都减半,印度也大量减少,就连中国大陆两大国营石油公司也停止购入伊朗出口石油。

Julian Lee认为川普的选择性「豁免」措施,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这将允许南韩及日本11月起有限度的恢复购买量,预计将轻易的超过每日30万桶,中国大陆国有企业也可能恢复进口,而欧洲不在「豁免」名单之内,但每日减少进口的数量将不会超过10万桶。

可以肯定的是,对伊朗制裁启动的第一个月,伊朗石油出口量不减反增,绝对不是川普想看到的结果,不过川普大概也并非真的想将伊朗石油出口量降至零,以免导致国际油价及美国国内汽油价格大幅上涨。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