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10所大學聯盟 共推氣候教育宣言
5日适逢世界环境日,为确保所有在各大学受教育的学生都能接受良好气候变迁教育,中部10所大学联合签署2024「气候变迁与教育宣言」,携手合作推动气候变迁与永续发发展教育,实现大学教育学界净零排放的承诺,并展示各校绩效与成果。
应具备气候素养
「中台湾大学系统M6」暨「中区大学社会责任计划跨校联盟」共10所大学校长和副校长们,5日下午齐聚中国医药大学水湳校区签署这项宣言,主要内容包括确保所有在各大学受教育的学生,都能接受良好气候变迁教育,毕业生都能具备气候素养与相闗技能。
除了需培训并支持教师以提供优质的气候变迁教育,并整合资源及寻求资金,推动跨校合作和资源共享,开发联合课程及研究创新,分享最佳实践及创新技术。并将建立跨校工作核心团队,定期评估、分享成果。
大家更为地球着想
中国医药大学校长洪明奇主持签署会议时表示,亘古时代地球上没有人类,如今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但如果不保护好地球生态环境,能保证未来地球上还有人类吗?各大学培养的学生,未来毕业后都有可能成为各领域的领袖人物,如最近很热门的新闻人物黄仁勋,回台号召要建设台湾成AI科技岛。
「学习气候环境永续教育,并不能让学生提升技术赚钱」,但洪明奇说,以科学为基础的气候变迁教育,涵盖伦理、文化、政治、社会和经济层面,学生应具备相关的知识素养。
静宜大学校长林思伶也表示,为地球与环境尽责是一种生命哲学,需落实在教育与生活行为的改变上。静宜已投入相关课程教育、并在校园推动生物多样性计划,「万物皆一体」,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与生命教育中体会并学习。
从校园用电开始
暨南大学校长武东星则举暨南为例说,过去因校区海拔较高,暨南在夏天都不用装冷气,但如今气候变迁,天气一热,学生便受不了,如今暨南也只得装上「冷暖气机」,但为了弥补用电,学校已推动在各大楼建置太阳能板,连停车场上也安装;另也协助南投附近茭白荀温室种植改以LED灯,以节能减碳。
此次参与大学共有中国医药大学、静宜、暨南、逢甲、亚洲、东海、中山医大以及勤益、弘光、南开等科大。
【更多精采内容,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