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视野-大陆互联网行业 深陷漫漫长冬
大陆对互联网行业的整顿行动,正一波波袭来,从最初针对蚂蚁金服等科技金融领域的业务紧缩,接下来的「平台二选一」等反垄断行为调查,再因滴滴境外上市引发大数据外流的资安疑虑,以及缩短青少年游戏时间、针对线上教育平台的整治,以及配合「共同富裕」的捐款和底层薪资调整,无不对互联网产业带来冲击。
最近进入上市公司公布2021年度财报的旺季,正好可以检验各家互联网公司,2021年受到大陆政府监管对业绩的影响。以BAT三巨头来看,腾讯2021年全年营收年增16%、获利(依照Non-IFRS,下同)仅年增1%,获利增速是近十年最低的一年;阿里巴巴第三财季营收年增10%,获利年减25%;一般认为受到官方监管影响较小的百度,2021年全年营收年增16%、获利大减41%。
一些互联网业的后起之后,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外卖平台巨头美团2021年全年营收虽大增56%,但亏损多达人民币(下同)235亿元,而在2020年,美团获利47亿元。另一电商巨头京东20121年营收年增27.59%,但获利仅年增2.25%,且若以国际会计准则计算,还转盈为亏,亏损额达35.59亿元,而上一年度该公司大赚494.1亿元。
进入2022年之后,大陆互联网企业的业绩并无好转迹象,工信部3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大陆互联网企业的营收增速从2021年全年的两成以上,降至2022年前两月仅年增5.1%,获利更从2021年的年增13.3%,降至2022年前两月的年减7.4%。
除业绩外,股价也可一探相关互联网公司的惨况。以互联网企业为大宗的美股中概股,2021年表现惨淡,200多家中概股有八成在当年股价下跌,跌幅超过80%以上约40家,跌幅40%以上多达150家。整体中概股市值全年蒸发1/3,约7,600亿美元。其中,阿里巴巴跌幅51%,爱奇艺跌幅76%。
迈入2022年之后,中概股的互联网企业依旧委靡不振,尤其3月8日美国证交所(SEC)将百胜中国、百济神州等五家中资上市公司列入退市风险名单之后,引爆新一波中概股大跌,互联网企业成为重灾区,更波及港股重挫,使恒生指数一度下探28,000点区间。随后SEC又将新浪微博、百度、爱奇艺等互联网企业列入退市风险名单中,再次加深市场的疑虑。
依照美国2020年实施的「外国公司责任法案」要求,外国赴美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未能通过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管理委员会(PCAOB)的审查,SEC有权将其从美国交易所摘牌。目前中美监管单位正就此紧锣密鼓协商,在双方未达成协议之前,将是在美中概股的最大风险。
除了中美会计制度的分歧,大陆互联网企业最大的风险还是在于持续不断的大陆内部监管。从2020年底展开的整治互联网行动,包括金融科技的业务紧缩、电商平台的反垄断调查、整顿网路游戏产业,以及限制大数据出海所衍伸的互联网企业境外上市问题等等,目前都仍是「进行式」,尚无画下句点的迹象。
另从产业最近的一个现象,可以反映出互联网业者对前景的悲观气氛,那就是各大平台展开大规模裁员潮,包括阿里巴巴、腾讯、京东、滴滴等指标企业,均有相关的精简人事动作,让大陆互联网行业继续笼罩在监管风暴的阴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