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战前景明朗
(图/美联社)
先讲几个看似并不相关,但其实却彼此关联的现象:一、由于美国对辉达(NVIDIA)的AI晶片输往中国设限,导致中国华为的算力GPU晶片供不应求,成为市场抢购的热门货,价格也水涨船高。2023年华为算力GPU出货约10万片,2024年迄目前为止下单需求已逾百万片,这迫使华为不得不放慢智慧手机Mate 60上市生产,优先全力增产AI晶片。去年8月推出的GPU上市价格约人民币7万元,目前已上涨到12万元。
二、SEMICON China 2024于3月下旬在上海举行,与会的中外厂商注意到,「本地采购」及让供应链摆脱美国控制是展会上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例子之一,众多中国厂商不再采购辉达为因应美国禁令而推出的降规版H20晶片,而选择华为的升腾910B晶片,这也难怪辉达已把华为列为其在AI晶片等多个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
三、华为与中国晶片制造设备开发商新凯来合作,为一种四重成像的技术申请了专利,该技术能在没有极紫外光曝光设备的情况下,生产出5奈米晶片。
以上三种现象,都显示了中国晶片科技产业的「去美化」正在方兴未艾地展开。
四、在美国的威迫利诱下,台积电正在朝「美积电」和「日积电」转移,但CNN最近报导,指出台积电的全球扩厂回避不了人才短缺和东西文化差异两大挑战。美国政府所以如此逆势而行,顾虑的当然是台海风险。
五、辉达执行长黄仁勋被媒体问及对中美台局势的看法,他表示,他不预期会出现「末日剧本」,但也正在为「中美紧张局势的最坏情况」做好准备。据报导,黄仁勋正将资金大举注入30多家全球潜力新创企业,以强化辉达在台湾以外的供应链。
应该看到,以上现象均可视为相关跨国企业正在积极进行的「去台化」动作。
去美化、去台化之外,还有「自救化」。荷兰总理吕特最近访问中国,与中国高层领导会晤,商谈主题之一即是如何化解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L能否持续向中国出售光刻机的困境。
为了对付中国,美国施压荷兰,祭出先进光刻机出口禁令逼惨了ASML,因为它最大市场就在中国大陆与台湾,丧失巨大市场不说,以中国的潜力,还得面对日后中国制光刻机低价反扑ASML的风险。近日传出ASML拟将部分业务外移至法国或德国,寻求迂回出口中国之可能。
美国发动的对华科技战,不惜把好不容易成熟的「全球化」彻底砸碎,演变成了两个半球的「半球化」,值得关注的是,「半球化」之后又将如何?现在看来,还是离不开市场规律,也就是供给与需求两股力量的较劲。中国与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PK,中国不仅因拥有全球最大市场在需求上占优势,还同时是全球超级制造业大国,从而在供应链上占优势,这样的形势,完全可从华为、辉达、ASML的动向上看得十分清楚。
继贸易战、投资战美国处于下风后,科技战的前景与趋势也逐渐明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