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的界线

(图/路透)

1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谈。习岸两人的谈话,讲出了符合双方的政策基调而已,了无新意。两人只谈了半小时,代表在一些议题上仍没有太多共识。现代中日关系五味杂陈,除了历史、台湾问题,还有着全球性的地缘政治竞争、战争、主权纠纷、修宪、美日安保等挑战,影响着日中关系的发展。

两国在台湾问题上,依然是各说各话的状况。习近平说,「历史、台湾等重大原则问题,涉及两国关系政治基础,必须妥善处之」。岸田则表示,「日方对台湾议题的承诺没有丝毫变化」。

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曾向日本表达:「希望日本不要利用台湾问题参与挑衅行动来遏制中国,希望不要对中日关系造成进一步损害。」事实上,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日本与台湾的关系仅限于民间关系,台日关系能够发展的空间有限,限制于经济、文化框架内。直到1990年底,在日本政府确定改善与发展对台关系的方向后,日本政府官员陆续开始访台。1991年5月日本外务省允许副部长以下官员与台湾政府接触。

即便是安倍、岸田执政时期对台政策,包括台湾日本交流协会正名,官员访台、让副总统赖清德以私人身分赴日参加安倍家祭,两国议员往来互访等等。这些对台措施,都没超出一中原则范围框架。即便安倍喊出台湾有事之说,只不过是一句口号,事实上没有任何官方的合作框架。

因为日本深知日中关系整体利益必须考虑在内,在台湾问题上不能突破界线,一方面在《日美安保条约》之下,日本在中国与台湾问题上必须两方面保持接触,这也是中日关系的症结所在。

2023年日本防卫预算将突破GDP的1%以上,堪称史上最高的历史纪录,日本打算强化其军力,采购先进武器,同时投入新近科技武器研发。除此之外,一方面日本政府准备修宪,修宪让自卫队成为正常军队,此举恐怕让中国感到相当不安。

日本在19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后,开始计划走军事化道路。日本政府虽然一再保证,不会主动发动战争,严格遵守和平宪法。根据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限制:「放弃战争、不保持军队和不承认交战权」,这些限制已不再符合目前的环境,尤其是来自外部的威胁遽增,让日本政府找到修宪的正当理由,同时也得到美国支持。只是,日本想要追求自己的国家安全,可能成为邻国的不安全感的来源,更怕日本军国主义复辟,反让区域更加不安全,成为隐忧。

2010年,中国挤下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中国提升区域与全球影响力,成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日本不可避免加入美国的站队,有时候还得被迫独自面对来自于中国的竞争。无论是美国、历史、战争、台湾、领土主权争端,这些问题带给中日关系冲击,难以化解,成为绊脚石,阻碍中日两国互信关系的发展。呼应了岸田无奈的心声:「日中关系存在各种各样的合作可能性,同时也直面众多课题与悬而未决问题」。(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