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 先戒网军毒瘾 再谈反认知战

中时社论

国安局长陈明通与民进党立委林静仪询答时,指网红「台湾小伙」是中共发起的认知作战,国安局在第一时间溯源后,立即就揭穿此人是对岸所栽培;他并强调,中共花费相当大力气进行认知作战,我国也每天承受,现在认知作战的影响力已不比传统作战差。即将进入选举热季,蔡政府又开始摇起大陆对我「认知作战」的警铃,未来可能对言论自由、政党政治、选战走向等层面带来何种影响,不容小觑。

对台湾小伙小题大作

「认知作战」是蔡政府最重视的国安政策之一,只要高举国家安全这面大旗,相关的人与事都可以上纲至认知作战的范畴;国安局不但有专责单位处理认知作战,上之所好,下必甚焉,近年更把认知作战当成重点中的重点,相关预算不断追加,而且分散在各项情报工作科目之下,立委也难以监督实际运作情形。

国家安全当然至关重要,大陆对台渗透软硬兼施,不可不防,但什么程度算认知作战?如何定义?由谁定义?影响民进党胜选算不算认知作战?如果台湾又重回「小心,匪谍就在你身旁」的肃杀年代,2020年总统与立委大选时,民进党强喂「芒果干」非吃不可的情境是否又要重演?认知作战的警铃会不会变成「抗中保绿」的符咒?这些都不应、也不能由蔡政府说了算。

这次被国安局当成重要业绩踢爆的「台湾小伙」是何许人、其混淆视听的破坏力又有多大?恐怕多数人并不知晓;此人冒称人在乌克兰,夸赞「祖国」中国包机撤侨速度快,国安局固然将其拆穿,但若说是多大的功劳,恐怕也有过度夸大其威胁,贬低了国安局之嫌。因为一个取名如此「大陆味」、影片用简体字、平台还用抖音的人,需要透过情搜分析才知道是对岸的认知作战吗?而且细看其内容与传播管道,与其说是对台的认知作战,还不如说是对大陆的大内宣更有效。

如此「小题大作」,也难怪引来在野立委对国安局监控可能跨越红线的疑虑。2020总统及立委选举期间,国安局就曾被抓包建置「舆论监测系统」,连「个人脸书」、「LINE封闭群组」的讯息内容都被情报人员上传至此系统,如今相关科技越来越精良,是否由「全面监控」,变成「监控全民」?尤其选举年又到了,国安局是否又会把这些系统拿来做政治情搜或打击政敌之用?防范假讯息与认知作战,岂可沦为箝制异己的政治工具!

向心间谍案查无事证

民主社会与极权体制本质的重大差异之一,在于对言论自由的高度保障,这种保障,来自于文化上的尊重与法律上的规范,不容政治力任意侵扰。但上次大选期间,警察机关动辄以《社维法》选择性地「查水表」,箝制民众言论,境外媒体还冒出个至今成为笑话的王立强共谍案,执政者不仅见猎心喜,还大肆操作推出「国安五法」与《反渗透法》呼应,俨然国之将亡般,但至今却连一个《反渗透法》的案件也未抓到,连被波及的向心夫妇遭查办共谍案,至今也没查到,「转而」查洗钱也无罪。这些荒谬的乱象难道不也是一种认知操作?责任与苦果又该由谁吞下?

最近停电频传,台电提出的各种原因已甚离奇,最后竟还上纲到国安层次,蔡政府出状况都可扯到「阿共仔的阴谋」,已成为社会最无奈的反讽。令人不禁要反问,绿营网军1450的「反串秀」,国安局又掌握多少?当初「卡神」杨蕙如指挥网军遭法院认证,是被国民党议员踢爆才破案;绿营写手林玮丰也是被PTT网友起底反串亲中;还有苏贞昌团队沉迷「网军治国」,苏揆重要幕僚、前行政院发言人丁怡铭就因牛肉面哏图风波而请辞。这些煽动撕裂、破坏团结的认知作战,国安局为何不查办?

言论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石,如果掌权者动辄以国安大帽来限缩言论尺度,将是腐蚀民主社会的最大危机;而「网军治国」同样是在毁坏多元社会的共识,政府花钱养网军,更是在散播最可怕的民主病毒。掌权者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要反击大陆的认知作战,执政者必须先戒断「网军治国」的毒瘾,否则「捍卫国家安全」将只是打击异己的口号,认知作战终究是自欺欺人的魔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