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执政无能 蔡政府打抹红认知战
中国时报社论
九合一选后,民进党未认真检讨失败原因,反而聚焦在权力争夺上,总统蔡英文对副总统赖清德参选民进党主席,透过总统府发言人冷冷一句「祝福」,行政院长苏贞昌语带威胁说「有利有弊」,一向精准预测台湾选举结果的日本学者小笠原欣幸认为,民进党很有可能嬴得2024年总统大选,难怪蔡英文有恃无恐。
误导舆论 直把民众当傻瓜
不过,民进党一些侧翼学者、民间团体、网红,对今年选举「认知战」的失利甚为忧心,由郑文灿召集的检讨小组会议也认为,民进党几近全面的崩盘与认知战溃败有关;绿媒评论指出,「统派同温层」社群平台极力抹黑「抗中保台」阵营奏效,其背后是中共的操控,藉发布假讯息形成对事件的错误认知,在同温层内相互影响,形成封闭的民粹堡垒。民进党若不能有效反击中共认知战,2024大选危矣!
行政院在这些错误认知下,贸然决定政府部门禁用抖音,殊不知禁用的结果,反而让政府官员在同温层内相互取暖,决策距离民意更远。说穿了,民进党辅选干部与侧翼鼓噪的所谓「中共认知战」,本身就是一种「认知战」,用来推诿施政不力的责任、坚持抗中的选举策略,但完全禁不起事实与逻辑的检验。
譬如,台积电赴美设厂,一开始台积电不接受,创办人张忠谋直言「成本太高」,后来台积电不但同意设厂,生产晶片还从5奈米提升到4奈米,连最先进的3奈米未来也会到美国生产,最初政府还极力否认,最后证实为真。台积电投资额从120亿美元增加到400亿美元,超过1千名工程师将前往美国厂工作。台积电全球独特的经验技术让美国分享,因而增加的经营风险却要独自承担。决策曲折的背后当然是地缘政治的考虑与美国的压力。反对党与学界出于良知的疑虑与批评,错在哪里?凭什么指摘是「中共认知战」?
再如大陆以「注册资讯不完整」为理由,暂停台湾多项水产品及食品进口,民进党政府与侧翼认为这是大陆报复台美关系紧密、国际社会同情台湾的借口,是大陆对台湾农渔民与食品业「养、套、杀」策略的运用,反对党及其支持者却「为魔鬼辩护」,误导舆论、栽赃民进党「抗中」。一些评论甚至把林智坚论文抄袭事件、陈时中阻挡BNT疫苗事件都认定为「认知战」,简直把阅听大众当成文盲与傻瓜。
政策失败 归咎中共认知战
「认知」是人类思想的一种,人们在接受各式各样的资讯后,会依据个人的价值观与认同选择接受、不接受或部分接受。换言之,认知是大脑对资讯筛选、思考的结果,人类有思想自由,自然也有认知自由,正如蔡英文总统所说「没有人需要为他的认同道歉」。台湾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认同民进党把台湾带往台独,认同《中华民国宪法》与《两岸关系条例》体制,反对「抗中保台」,主张两岸和平。他们出于自己的认同,不支持蔡政府唯美国之命是从,把最先进晶片制程与精锐工程师移往美国,凭什么说他们是「中共在地协力者」,是在打击执政党?两岸治权互不隶属,应相互尊重,舆论反对民进党出于抗中的选举利益,拒绝遵守大陆法令,因而造成业者损失,凭什么认为他们「为魔鬼辩护」?
事实上,民进党政府并未纵放中共的「认知战」,调查局于选战期间,曾宣布侦破「中华微视」违法收受中资在台营运,涉嫌散布假讯息案件,其余所谓「在地协力者」、「中共认知战」的说法,全无证据可资证明。根据QuickSeeK大数据中心的统计,今年选战绿营共166个粉专,比蓝营116个多,但表现不如蓝营。绿营粉专平均回文20则;蓝营平均约30则。陈时中「免治马桶」争议事件,绿营粉专贴文平均扩散度64.5人次,落后蓝营的142人次;高虹安论文抄袭事件,绿营侧翼贴文平均扩散度143人次,也落后蓝营侧翼的182人次。很明显,民进党是败在政策与议题选择失败,而不是「中共认知战」。
如同日本学者小笠原欣幸对民进党的忠告,台湾充斥着「不同意民进党就是反民主」的思维,这种自认唯一真理的威权心态若不能革除,2024年就真的会政权轮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