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蔡政府无力保护台湾安全

中国时报社论

美国国会通过《2023国防授权法案》(NDAA),送给台湾5年100亿美元的无偿军援、搭配20亿美元外国军事融资的「耶诞大礼」;同时,国务院宣布提升「中国协调处」为「中国协调办公室」,全面强化对中国战略竞争的外交工具。尽管美国立法与行政部门动作频频,并不保证台湾安全环境随之改善,关键在民进党是否有捍卫台湾安全的力量与决心。

民进党放弃国防主导权

拜登、习近平于11月举行首度实体对话后,如螺旋般下坠的美中关系略为回稳,关键之一为双方在台湾问题取得谅解,拜登总统承诺不支持台独、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会后也公开表示,他不认为中国有「立即入侵台湾」的意图,应该也是真实地反映了大陆的立场。

但另一方面,美中战略竞争已走上不归路,导致台海形势更趋严峻,美国中央情报局长伯恩斯就警告「接下来10年台海军事冲突风险会越来越大」,两岸的和平之窗正快速关闭,若民进党仍一厢情愿认为美国国会立法就可改变台海安全态势,只是加速将台湾推向战争边缘。

在美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外交事务虽是行政部门特权,国会经常有更激进的表态,众议院议长裴洛西8月初访台就是最典型案例。立法方面,国会议员常利用搭便车的方式,将难以单独完成立法的争议性法案依附在重大法案内,今年总额8580亿美元,厚达4408页的NDAA就纳入了《台湾政策法案》部分条文,以及《台湾增强韧性法案》及《台湾学人法案》,而拜登为了整体国防预算必须签署法案生效,但台湾媒体没有说明的是,未来在执行时,行政部门仍有相当的裁量权,未必完全依循国会意旨。

美国将提供台湾5年、100亿美元军援,等同将对台湾的军援承诺提升到接近以色列的每年35亿美元等级,但NDAA的条文及美国政治实际运作对这项军援设下先决条件,如必须要由国务卿确认台湾有增加国防预算,及每年20亿美元额度最终须经两院的拨款委员会通过。最关键的是未来决定军援项目与内容仍属于美国国务院与国防部的职权,而台湾是否能争取到迫切需要的武器系统仍充满变数。

民进党坚持抗中保台、亲美反中的意识形态,放弃外交及国防主导权,沦落到今天美中共管台湾的局面,即使如此,台湾想要在美中激烈竞争中维持短时偏安都非易事。如在美国外交、国防、安全系统组织调整中,原本独立的台湾业务逐渐转移到中国业务之下,换言之,美国对台决策将更受制于中国战略竞争,想要脱离美中对抗架构,独立提升、深化美台关系更为困难。

台湾附属中国业务之下

拜登就任后首先在国防部设立「中国任务小组」,原本隶属东亚办公室的台湾业务,也转移由负责中国任务的副助理部长蔡斯主导;而国务院经过1年多讨论后,近日正式宣布提升「中国协调处」为「中国协调办公室」,非正式名称为「中国所」,由副助理国务卿华自强担任首任协调官,他也督导隶属东亚局的「台湾协调处」,因此,在国务院、国防部两大部会的决策及执行系统,台湾已逐渐转移附属于中国业务之下。

国务院表示,「中国所」主责中国政策的发展与执行,确保美国政府能够负责任地管理与中国的竞争。这也凸显了在美中战略竞争中,单以中国挑战的规模、复杂性及重要性就需要不同的思考、合作及行动,现存官僚系统缺乏灵活度,不足以因应多重挑战。

相形之下,中国大规模投资、发展外交机器,目前设有多达275个驻外领馆、代表团,居全球第1,高于美国的267个,美中战略竞争更趋白热化,不但是双方整体国力的对抗,甚至深入到政府组织架构调整。

由于美中台三边密切连动的关系,美中关系恶化,台湾沦为筹码的机率随之升高,美中战略竞争某种程度变成台湾安全的负向指标,再加上民进党执政两岸关系持续恶化、美国对台湾国防信心流失、决策系统僵硬及台湾内部分化对立扩大,即使美国国会通过了空前挺台的法案,也难以扭转台湾安全加速腐蚀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