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竹竹合并 派系绑架国家的权谋

社论

台湾会出现第七都吗?民进党会使出何种「奇谋」,从明年底不被看好的地方大选中败部复活?蔡总统第二任期将过半,民进党内伺机而动、互有盘算的各派系,会展开什么样新的合纵连横、斗争结盟?副总统赖清德与桃园市长郑文灿潜藏却紧绷的2024竞争态势如何推进?后蔡英文时代,一幅蓄势待发的新政治版图汹涌登场。

深远战略布局北台湾

林智坚2014年当选新竹市长、2018年成功连任,迄今近7年从未对县市合并升格表示过看法,日前忽然抛出新竹县市合并议题,而且拟议赶在2022地方大选前修法实施,犹如对2022县市长选举投入一颗震撼弹,因而饱受机关算尽的争议。无论就时机、理由、法制公平性或提不出配套规画而言,所有的解释都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县市整并牵涉国土规画与资源分配,这是国家谋求长治久安的大政方针,不该仓促为特定政客与派系的私利,让竹竹整并成为先射箭再画靶的政治安排。林智坚在两届任期将满前才突然提出,出发点无非是因自己难以转战桃园市长,为求政治生命延续,才争取升格好让自己能够继续选大新竹市长。目前竹市人口约45万、竹县57万,两者相加共102万,现行《地方制度法》明订人口须达125万始得设直辖市,民进党却要为了林智坚,打算将门槛下修至100万人,如此因人设事的修法,别说欠缺整体国土规画,更严重抵触民主政治的任期制精神。

同属新竹市出身的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对此议题出面力挺,英系立委陈明文则反对为单一县市修法,身兼党主席的蔡英文总统表面看似中立,但却「乐见」林智坚的倡议。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党内外争议不断,但经过近日幕后运作,民进党官网最新已表态支持「大新竹合并」的主张;未来经过党政协调,民进党若在立法院强渡关山通过修法,并在明年底升格产生大新竹市,实施新的选举,顺势击破蓝营长期稳固的竹苗政局,进而攻略守住郑文灿任满后的桃园市,这就不只是林智坚个人的进退而已,而是整个北台湾布局的深远战略。

另一方面,以蔡英文总统为尊的民进党英系成员,近期与行政院长苏贞昌的关系出现微妙变化。苏贞昌担任阁揆后行事风格强势,在党内派系中,以英系立委对他最有意见;尤其疫情大爆发期间,英系动作不断,屡屡挑战行政院政策,行政院最后也往往顺应修正。但最近英系与苏揆的互动,却让外界有新的感觉,英系立委为振兴五倍券集体炮轰行政院;行政院大转弯后,苏贞昌第一个公开行程就是到嘉义县,立委陈明文、蔡易余与县长翁章梁等英系成员全部出席,苏揆更送上三大地方建设当大礼,给足陈明文面子。

夕阳无限好权力余晖

除了中央,面对2022选举,党内派系间合纵连横已开始在地方上演。苏系台北市议员王闵生的前助理黄琳,上月起以英系立委罗致政特助身分勤跑新北市新店区,英系立委加持苏系人马竞逐新北市议员,也引起关注。随着2022选举登场、进入后小英时代,即使是蔡英文嫡系的成员也会随势见机,展现延续政治命脉的企图心。为了派系生存,蔡英文成为「精神领袖」后,英系需要再寻找新的绿营共主,在接下来的一连串选举寻找结盟对象,将是英系必要发展之道。

又好比「正国会」最近提议,2022大选不应如惯例「现任优先」,所有县市都应该办初选,被认为有拓展势力、剑指台南的意图。蔡英文总统日前搭专机南下高雄探视涌言会精神领袖、人称「海董」的三立电视台董事长林昆海,表面上是探病,实际上也在为明年九合一选举派系间的竞合提前布局。维持恐怖平衡的蔡苏二人,各自抓紧手中的人脉与金脉,也要卯足劲展现「夕阳无限好」的权力余晖。

民进党完全执政这几年来,包括在野党、媒体、社运、学界等制衡力量,遭到强力压制而萎缩不彰,原本民主政治体制内正常的监督功能扭曲变形为民进党内的派系制衡;但党取代了国家、派系取代了党,派系治国习以为常,利益好处为派系与少数人独享,国家的生机命脉将日渐颓丧。从2022到2024这两场大选,其实也将是民进党内派系内斗最凶,对外整合战力最乱的时候,其他政党有无应变创机的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