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弱化vs.地方强权

(摘自北市议员王鸿薇脸书)

从疫情警戒放松措施到五倍券加码方式,地方政府都在中央规范外,另外做出自己的决策。这是台湾政治文化从政党力量式微后,地方政府自主性提升的另一现象,而中央似乎已无力要求号令贯彻全国,只能坐视地方渐强、中央趋弱的态势不断累增。

此种现象从特例成为常态后,总统和行政院长对全国内政的影响力,势必衰退。对分居各地的民众而言,县市长选举的重要性,也会更加凸显。

因为,地方首长的施政理念与风格,会直接影响各县市的基础建设与民生福祉。中央的政策,只是通则性的一块白布,上面要添加哪些风采,才是人民更为关切的政治消息。

于是,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比较,成为各县市首长关切的焦点,也是政治新闻的一种新兴话题,更是民众聊天时的一项主题。例如各县市对五倍券加码的价码,「你那边怎样?我们这边如何!」民众不关注这些差异都不行。之前,柯文哲不发放重阳敬老金,成为他选举时的一个弱项,说明地方政府在法令权限下的为与不为,也是很有学问的。

有比较,当然就有竞争;有竞争,自然不想落后。地方首长干得来劲,中央领导的政治角色,从主动威权,转变为被动支援。地方政府拚命推动各种爱民措施,中央万分尴尬,不支持,就是坏人,就是不顾地方百姓死活,或至少是不了解地方民众疾苦、政策决定不到位。

政治主体从中央变为地方后,大方向来讲,对各地方民众应该是好事。各县市首长最需要的关爱眼神,不再是政党或府院的高层领导,而是基层民众的实际支持度。区域立委的角色功能,也势必要更强化为地方向中央争取资源。

然而,台湾政治的春秋战国化,却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所谓的区域均衡发展,恐怕更加难以实现。直辖市人口多、预算多、资源也多,能让市民享福的空间也较多;较穷的县市资源少,人口外移严重,要是辖区内没有生财管道,只能靠中央分配下来的杯水车薪勉强运作,那当地民众的生活福祉,会愈来愈不如富有县市民众的福利。这样下去,人口往富有区域移动的趋势,势必愈趋严重。最终结果是:穷困县市愈加凋敝,而富有县市的负担,也会因为人口不断移入而日益增加。

要解决这种困境,中央执政的民进党似乎没有对策,政治思维还停留在致力于保存中央执政的各种大内宣上面,茫然不觉春秋战国大小诸侯各据一方的时代已然来临。

面对中央的弱化,眼下穷困县市的自保因应之道,应该是赶快以创意更新辖区内的产业发展模式与观光水准,在疫情短期内难以结束的状态下,搭上国内消费与旅游的列车,为自己县市内的民众多谋利益,光向中央哭穷,是没指望了!

(作者为中国文化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