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地方合作!人权三馆合签备忘录 厘清228真相

记者陈家祥/台北报导

为了还原228事件与白色恐怖真相,台北市政府228纪念馆、中央的228国家纪念馆与国家人权博物馆筹备处,1日宣布签属合作备忘录,期待透过三馆合作,早日实现转型正义应邀出席文化部郑丽君表示,「过去常说『历史留给后人评断』,但现在我们就是『后人』,台湾时候该推动转型正义」,强调唯有还原历史真相、厘清责任赔偿、做好人权教育,台湾才能真正迈向和解。

台北228纪念馆成立于1997年,典藏丰富受难者文件档案,包括前美国驻台北副领事葛超智留存的档案,都是研究228历史的重要史料;228国家纪念馆则有超过2300件补偿案件卷宗;国家人权博物馆筹备处则承接当初「财团法人戒严时期不当叛乱暨间谍审判案件补偿基金会」解散后的1万67件券宗,未来3馆将合作出版,除达到资源共享目的,也希望能帮助台湾推动转型正义。 北市副市长陈景峻表示,台湾曾因统治者威权心态、严重的文化冲突等各种因素,引起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随后1949年实施戒严,导致白色恐怖,数十年间笼罩台湾社会,造成台湾人民集体创伤,至今仍未完全消弭。

陈景峻表示,今年是228事件70周年,也是台北228纪念馆建馆20周年,北市府文化局所属的台北228纪念馆,和228国家纪念馆、国家人权博物馆筹备处签署合作备忘录,希望汇聚大家力量,一起探讨228事件及白色恐怖时期的历史真相,还给受难者前辈们清白,追究加害者责任,台湾社会才能疗伤止痛

郑丽君表示,今年是228事件70周年,也是台湾解除戒严统治30周年。行政院于去年10月底核定国家人权博物馆筹备处提出的4年中程计划,投入22亿元预算,加速推动国家人权博物馆的速度,希望能够在2017年12月10日能够正式成立开馆。未来博物馆成立之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结合当代推广人权的组织与单位,一起处理威权统治时期的历史真相以及维护各地不义遗产遗址,以达到转型正义目标

228事件纪念基金会薛化元董事长则说,财团法人228事件纪念基金会是行政院于1995年根据「二二八事件处理及补偿条例」(2007年修正为「赔偿」)而设立,是国内第一个处理威权统治时期政治受难案件「转型正义」的任务机构

「2009年本会为整合二二八研究相关资源,与台北二二八纪念馆签署合作备忘录,共享资源,共同推动二二八事件的研究。」薛化元表示,在文化部「整合政府与社会资源,促进交流与合作」原则下,非常高兴能扩大合作对象,与文化部所属国家人权博物馆筹备处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相互合作,共享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