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中央扩权 地方应坚守民本价值(翁晓玲)

林智坚(左)与蔡英文总统(右)。(本报资料照片)

距离年底地方县市九合一选举不到半年时间,各政党高层无不绞尽脑汁思考最佳提名人选,希望能提出一份漂亮的参选名单。但提名这事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未获提名者总有一肚子的埋怨,不满党中央集权、违反程序正义和不尊重地方意见。近期国民党提名桃园、苗栗二市县长人选一事引起舆论哗然,不少媒体和名嘴高标准检视国民党的党内民主并进行严厉批判,其等监督在野党的力道,远甚于监督执政者,让人颇有朝野错置之感。

自2016年民进党政府执政以来,政府走向中央集权之治理态势甚为鲜明。中央政府一方面透过地方补助款和专案计划补助等经费项目来驯服地方政府;另一方面则打压不听话的地方政府,动不动就宣告地方自治条例无效、不予核定或是撤销地方政府所为处分,企图以威胁利诱的统治手段来削弱地方自治权力。

面对中央政府的蛮横,原本还冀望司法机关能维护宪法所定中央与地方均权制度和保障地方自治,然而甫出炉的宪法法庭111年宪判字第6号判决,俗称「莱猪释宪案」,一反过去大法官诸号释宪解释中支持地方自治权限之见解,认为地方议会无权制订较中央立法更为严格的莱剂(乙型受体素)零检出标准,主张制订进口肉品及产制品残留乙型受体素安全容许量标准,系属于中央立法事项,故行政院不予核定或函告包括嘉义市等五个县市政府地方自治条例无效的作法,乃属合宪。

本号宪法判决不仅违反学理,提出不合逻辑的中央与地方权限分配之同心圆模式解释方法,以及错误创设「禁止实质外溢效力」理论,又不当举例于火车上贩售莱猪食品恐生跨域违法影响,明显曲解宪法垂直分权或均权原则。大法官在本判决中过度扩张「中央优位」之见解,限缩地方政府因地制宜保护所辖民众食安健康的立法权限,实有助长中央集权之虞,未来恐难再见地方人民对地方事务及公共政策有直接参与或形成之权,将严重阻碍地方自治之推展。

在中央政府各种权力一把抓的情形之下,地方政府对「地方自治」的理解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一些亲近执政党和中央的地方政府,心态上已将「地方自治」调整成「地方自制」,唯中央是从,不敢违抗,甘于自我矮化为中央政府的派出单位,成为行政院的地方办公室。

举新竹市为例,新竹市长林智坚受到中央政府和总统的关爱是有目共睹的。近1年来,总统前来疫情不是太严重的新竹视察已有二次,看在其他疫情严峻的县市长眼中很不是滋味。正因新竹市长与中央关系匪浅,在涉及民生和防疫的重大议题上,吾人鲜少听闻新竹市长有抨击中央施政不力或是不尊重地方自治作为的谈话,倒是看到许多笑脸迎接蔡总统来访的画面。

其实新竹市民在反莱猪公投案中有超过一半民众投下同意票,显见民众对于食用莱猪有高度的疑虑,然而市长林智坚无论是在公投前或后,并未站在市民立场,采取更为积极的保护市民食安作为,其眼里只有上意、未见民意!另在防疫施政上,新竹市亦是全力配合疫情指挥中心「落后部署」的防疫政策,未见提前筹措地方所需防疫物资,故当有些县市和企业早在去年或年初采购快筛试剂,新竹市现仅能等待中央征收分配。

虽然当前台湾政治环境不利地方自治发展,地方政府无钱、又无权,实难以施展。但地方政府若能坚守「以民为本」的核心价值,至少在关键议题和关键时刻,捍卫地方住民意志、展现地方价值,如此才能留有发展地方特色存息的空间。(作者为国立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