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鬼故事自己说 「鬼点子剧展」4位编导联手搞鬼

鬼点子剧展编导,(左起)黄彦霖杨升豪宋厚宽,以及林珣甄。(图/故事工厂提供)

记者颜赛芬/采访报导

8月14日适逢农历七月一日鬼门开,四个新锐剧场编导轮番上阵,联手说四个鬼故事迎农历七月。杨升豪、林珣甄、黄彦霖以及宋厚宽在故事工厂主办的「鬼点子剧展」中,各准备一场约20分钟的短剧,其中不少人首次尝试创作原创剧本,虽然辛苦,但他们都说,「太过瘾了!」

故事工厂自2013年底成立,至今约一年半,推出的三个舞台作品都是由艺术总监黄致凯一手包办编导,但他说,「既然叫故事工厂,就不能只有一条生产线,我们想提供一个创作平台,让其他优秀的创作者有发表的舞台。」平时看戏就在猎才,从四个创作者身上看到强烈的创作欲望,便邀请他们一起完成计划。

「剧本是一剧之本」 坚持原创、说贴近观众的故事

杨升豪是黄致凯台大戏剧系学弟,过去大多做改编剧本,这次尝试完全自己说故事,他说「改编剧本能在已知的剧本上发现新意,但原创剧本更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概念。不过因为整个创作过程都是自己来,很容易看不到盲点,这时候团体讨论很有帮助。」为了这次剧展,他前后写了四个剧本,最后留下《心里话》,借由陷入忧郁的精神科医师看见过世的女友,探讨「相信」这件事,质问「当全世界都与你为敌,你是否仍然相信自己心底的声音?」

而过去熟悉影像创作的黄彦霖也历经重写剧本的过程,原本完成《野鬼》剧本之后,发现比较适合影像呈现,改投文化部电影短片辅导金,获得150万元补助,调整创作方向过后重新写出《你必须醒来》做为此次剧展作品,讲述陷入昏迷的丈夫「附身」在另一个男人身上回来探视妻子的故事。

黄彦霖说,「影像创作用画面说话,但剧场要用大量的语言,方式完全不一样。以前当导演,要去猜测剧作家想讲什么,现在编导都自己来,发挥空间变大了,很辛苦但是很过瘾!」

唯一的女性编导林珣甄是黄致凯看「好幽默剧团」《小伞之下》之后「捡回家的孩子」,平时从事剧团行政但还抱着创作梦。这次剧展中的《忘川社区》是她第二次挑战原创剧本,除了以老鬼小鬼的对照点出个性造就命运的主题,也试图创意翻转人鬼关系。她很喜欢几位编导一起集体创作的形式,「我们都是新手级的创作者,会互相给意见,不只看自己的作品,也会期待各自的作品成长。」

演员周羿泛引荐的宋厚宽早在第一届艺穗节便发表个人原创作品,他形容这次团体导论的方式「好像回到大学导演课时代」,看见彼此的创作轨迹、互给意见。他的作品《生日快乐》探讨什么是「鬼」,不一定是离开人世灵魂,站在人的本位,只要放不下的执念,是不是都能称做「鬼」?他预告,这次的剧展大家都很做自己,「非常不故事工厂」。

「鬼点子剧展」从去年开始运作,黄致凯只丢出两个要求,一个是「以鬼为主题」,另一个是「原创剧本」,其余创作空间留给四位编导。黄彦霖形容他是「驾驶」,尊重大家的创作但会适时介入维持基本方向;林珣甄则说他有时严格得像老师,有时慈祥得像大哥哥,「他不藏私,很愿意教,东西给很多,整排过程很像训练战斗营。」

「撞得头破血流总会杀出一条血路,但不做就没机会了」

黄致凯说,「这部戏,卖满还是赔。」而且剧展结束后,也没留下剧本的版权,反而鼓励这些后进编导把作品继续延伸,做成演出时间更长的独立剧目。在营利不易的台湾剧团生态里,为什么还要做无利可图的事?

「我们看的是长远的,几年下来,只要当中有一个成为佼佼者,那等于故事工厂有第二个创作者了;也让人看到剧团的心胸,当你有心胸可以包容其他作品的时候,它会有多元性,故事工厂共同的价值就是『制造惊喜、制造感动、制造有生命的故事』,我自己一直在实践这句话,认同的人就来,让剧团的作品更多元、也比较活化。」

鬼点子剧展将于8月14日至16日在景美文山剧场演出,一张票看四场戏,详细演出资讯可上故事工厂粉丝团两厅售票系统。

►►►传送第一手的新闻,锁定《ET即时》粉丝团就对了!

▼黄致凯自认很幸运,得到许多前辈的帮忙,期许自己有余力也能拉着后辈一起前进,也希望带着这些创作者重新去思考作品跟观众的关系。(图/故事工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