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新孤立主义的美国

非裔男子之死引发数百民众于5月29日晚聚集白宫外围示威抗议,和警察、特勤局人员爆发冲突,白宫一度关闭。(图/路透社)

在2017年陆续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定》与《巴黎气候协定》,以及2018年退出《伊朗核协议》与《中程飞弹条约》后,川普在2020年不仅又退出《开放天空条约》,甚至在全球新冠疫情依旧紧绷之际,投下一颗震撼弹,宣布将退出世界卫生组织。暂且不论其理由(当然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影响,在川普第一个任期即将届满前夕,这一连串举动除了让大家终于可用「退出」替所谓「川普主义」下个注脚,甚至以「新孤立主义」称之也恰如其分。

在美国历史上的「古典孤立主义」时期,是从18世纪末延续至19世纪中叶的大约100年间,此一阶段正值美国独立初期,势单力孤又恰逢欧洲帝国殖民主义爆发,孤立(避免介入欧洲与外部事务)不啻是种「理性自保」之举。至于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大战爆发之间,则迎来一波「现代孤立主义」时期,从某个角度看来,位居全球经济首位又作为大战终结者,此举不免有些「逃避责任」之嫌,最后在再度参战并于二次战后扛起国际警察责任后,美国脱离孤立迄今又将近80个年头。正如前述,相较美国承担霸权义务时的无所不在,如今屡屡退出且到处搧风点火,表面上虽看似「不负责任」,究其本质却也不脱「理性自保」的反射动作。

虽然基于某种思考与视觉惯性,绝大多数人无法也不能想像美国「不再是霸权」的现实,无论如何,英国怆然走下舞台早就提供「非不为也,是不能也」的一个历史例证。面对进退两难的中东帝国坟场、金融海啸余波荡漾、美中贸易战冲击拉锯,加上「退出」过程导致盟邦纷纷「走自己的路」,与新冠疫情带来失业率迅速攀升之危机,更别提大选前夕政党倾轧恶化,以及突然爆发蔓延之国内种族冲突,对左支右绌的川普与美国来说,选项其实真的不多。

进言之,对于习惯受保护的每个人来说,「苛责」美国固然简单,但即便称之为「自私」,天底下又有谁不自私呢?尽管如此,这并非意味着美国的行为就是可接受的,毕竟权利与义务具一定对等性,如果美国愿意扛起霸权义务,享受领导者的优先免责权无可厚非。相对地,若决定放下义务,则美国也必须接受走下神坛成为凡人的现实,倘使继续颐指气使、自以为是,遭到国际舆论反噬或也是迟早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虽倾向将川普与美国分开对待,一厢情愿认为只要川普下台,一切便将恢复正常,在此还是得提醒,美国毕竟是民主国家,正因美国选择了川普,后者当然代表美国,何况「国家只有一个」,前述诸多困境难道会因拜登当选总统就无缘无故烟消云散了吗?当然不会!(作者为国立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