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淨零 企業也要提路徑圖

国内已有不少企业努力朝零碳转型,不仅跟上国际潮流,更出现新商机。图为创维塑胶无尘室。 记者蔡宗儒/摄影

国家减碳需要路径图,企业同样需要。去年欧盟提出「碳边境调整机制」、今年台湾金管会也发布「上市柜公司永续发展路径图」,碳盘查顿时成为企业必考题。台湾数位企业总会理事长陈来助提醒,碳盘查只是第一步,若企业没有路径图,拿到碳盘查认证后,依然不知下一步。

陈来助说,中小企业急着做碳盘查,因为有两列火车同时冲过来:一是法规要求,二是国际品牌陆续宣示碳中和,要求供应商开始减碳。

欧盟明年开始要求业者输入五类产品时必须申报碳排;2026年开征碳关税。金管会也从明年开始要求上市柜公司揭露碳排,逐年推进,2027年前全体上市柜公司要完成碳盘查并通过查证,包含子公司。

碳盘查变成必考题,不少企业主急着找顾问、取得碳盘查认证。陈来助指出,企业若只想拿到碳盘查证书,却未画出减碳路径图,即使拿到证书后,也不知如何走下一步。为此,他去年底开办「零碳大学」,协助中小企业找出减碳路径。

陈来助建议从未做过盘查的中小企业,先从「能源管理」入门,接着进行「组织碳盘查」,最后才做「产品碳足迹盘查」。企业做完能源管理验证(ISO 50001)就能找出内部高耗能处,着手改善后,通常可省下3到5%电费,效益很明显。

中经院绿色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哲良说,中小企业面对减碳压力,势必会感到焦虑。他建议企业净零转型可分四个阶段:首先进行碳盘查,了解企业碳排量;第二是根据盘查结果,找出排放热点,进行减排;第三是针对剩余排放量,买碳权进行抵换;最后才是使用负碳技术,但目前成本仍然太高。

图/经济日报提供

陈来助认为,中小企业减碳前「先了解全貌」很重要。很多人一想到减碳就是买绿电,但企业还没做碳盘查就急着买绿电、甚至买碳权,这是一大盲点;没做盘查,就无法找出热点进行减排,此时光靠买绿电或买碳权,未来公司只会越买越多。

KPMG安侯永续发展顾问董事总经理黄正忠则呼吁企业「换个角度解读数字」。他表示,碳盘查如同会计系统,是一套用来衡量减碳成果的共通语言,让低碳经济得以被量化;企业思考减碳路径时,眼光应该超越数字,必须要有「战略」。

他解释,未来控制碳排量对企业而言,只是很基本的事;企业要把眼光放更远,思考如何找到低碳经济中的新角色,「不要只看到限制面,还要看到发展面,两个角度完全不同」。

黄正忠举例,台湾不是产油国,但是未来的低碳发展刚好就是不靠一滴油;同样地,过去台湾不擅长制造内燃机,「偏偏未来的汽车就是没有内燃机。」

台湾面对低碳转型充满机会,企业规划路径图时,别只是为了应付法规或供应链要求,更应把握机会,借此描绘未来的战略与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