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做样子的净零路径 看看就好
(本报系资料照片)
国发会于日昨公布台湾温室气体(GHG)总排放量于2050达净零路径,净零表示届时台湾来自各管道GHG排放量正负抵销后需为零;既是如此,GHG排放量如何由当前开始、逐年、阶段性至2050、正负抵销后迈向目标年为零?进而,2050后如何持续维持正负抵销为零之GHG总排放量?
然GHG阶段性达净零目标却需至今年底方能公布,国发会既无法掌握处于起步阶段负碳技术之进展、亦无法确保风电再生能源设置及供电的稳健,更未见任何可行减碳政策规画,引导各管道有效降低GHG排放,没有GHG阶段性排放目标又无政策引导,仅随机列举运具电动化、锅炉汰换、资源循环及电网与储能等手段及预算,国发会真以为只要洋洋洒洒将看不见尽头时间点的能源配比列出,届时净零就会自动达成?
2050达净零并非台湾自我要求,而是国际潮流下不得不为,因此方向是国际压力下的产物。既然台湾接受此一方向,就要为如何就此方向制订明确年度或阶段性GHG减量目标,经由相关政策之制订,针对GHG排放个人及农工住商等部门,鼓励减排及采行低碳作为或处罚排放行为,各部门在相关政策引导下方得以呈现有效减量作为。国发会尚需评估每一项作为可能的GHG减量成效,如此才是由方向、目标、政策而至措施、由上至下首尾一贯的完整规画。
以运具电动化为例,预计至2030年花费1683亿元补助转换,姑且不讨论采补助(而非强制要求)之合理性,国发会可有掌握此一作为下GHG排放将降低多少?锅炉汰换亦然,否则怎知8年花1280亿元是合理?这些花费并非3、5万元,8年要投入的是9000亿元,却都是想当然尔的作法、不用评估、不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国发会顾名思义是规画国家发展的部会,公布影响国家未来近一个世代的重大能源走向及影响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但却完全未见专业的呈现。此一路径预估台湾未来每年电力需求成长约为2%,而国际能源署则预估全球至2050则是减少4%,国发会也大胆设定了与国际能源署相同之电力来源,凸显至2050电力有高达60%-70%来自靠天吃饭的光电与风力再生能源,不知台湾有何先天优势,电力需求的增加可在不用核能之情况下,将2/3比例投注于再生能源上?
政府早于2016已宣示至2025的能源配比中的再生能源要达20%,眼见再3年就到期,目前再生能源勉强仅达6%:当前再宣示一个更遥远未来的能源配比目标,且告知「下一任政府来做比较合适」,这一任都不须为2025未达标负责,下一任哪须执行2050目标!国发会其实已清楚告诉大家,此一路径是顺应时势要求、做做样子、大家看看就好、不用当一回事!
(作者为台湾大学农业经济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