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真要改路名?罗智强3件事看穿真相:做做样子

台北市议员罗智强。(图为资料照)

民众党主席、台北市市长柯文哲日前抛出改路名「去中化」议题,引发外界关注。国民党台北市议员罗智强指出,他从三个层面看待此事:柯亟欲甩开「两岸一家亲」的红帽子、路名全改成本过高、「去中化」不见得是政治正确,总结认为,这只是柯欲甩开红帽子的议题操作,实际上仅是「做做样子」。

罗智强昨日(27)接受香港媒体中评社》访问表示,他会从三个层面去看柯文哲的改路名议题:第一,柯自从被抹红压力一直很大,光是一句「两岸一家亲」,就被戴了多顶红帽子,导致很多早期「柯粉」对柯并不谅解,故柯想藉改路名议题重新调整自己的光谱,看能否洗刷「亲中」、「中共同路人」的指控

第二,有网友地图上找到一条改名成本可能最低的路——「常德街」,但若柯文哲只改这条路,那就代表他也只是在「做做样子」;因为若真的要全面去中化,台北市共有190条路要改,除了行政成本外,还牵动所有人用路习惯商家商店位置更改等,所涉及的成本非常庞大,显然台北市政府也不认为要承担这个成本,所以看来仅为议题操作。

第三,从「去中化」的本质来看,这三个字真的是现在的政治正确吗?罗智强称,他认为为中华文化台湾文化不是对立的,从台湾文化的视野角度来看,台湾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其实融合了日据之前包含原住民文化、唐山迁台,也就是大陆第一代移民文化、客家人文化,也包括日本殖民文化,以及国民政府迁台后的中华民国文化。罗直言,「去中化」有如把自己的骨头血液抽取出来一样,若要贯彻执行这三个字,难道要把语言文字都去掉吗?

总结以上三点,罗智强认为柯文哲抛出「改路名去中化」议题,政治意义大于实质意义;罗也建议柯,应要对自己更有信心做人也要「言所当言,行所当行」,意识形态没有绝对的对错,硬要把台湾文化弄成中华文化对立面,不如以更包容的角度去看待,因为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其实在台湾这块土地上早就融为一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