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童「先天齿列异常」长一口乱牙! 医曝「咬合不正」3因素

▲医师提醒,若有齿列不正的问题,要及早就医诊断。(图/台北慈济医院提供)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11岁的小茹齿列先天发育异常,从小就咬合不良,虽然能正常饮食,也不影响说话,但是长得一口乱牙,被妈妈带来台北慈济医院齿腭矫正科评估。医师诊断发现小茹的牙齿不只乱,还有先天缺牙与阻生齿;而为了评估矫正问题,可大致将咬合不正的病因归类为特定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三项。

台北慈济医院牙科部主治医师陈宜宏指出,儿童大约从6岁开始进入换牙期,这时会乳牙掉落并长出恒牙,许多家长会在此时发现孩子有齿列不正的问题,而咬合不正的原因通常是由多个因素造成且有复杂的交互作用,进而影响正常齿腭的生长与发展。

其中先天缺牙即属于特定因素之一,戽斗与长脸型易受遗传影响,后天不良习惯等环境因素如「长期吸奶嘴、吸手指、鼻塞张口呼吸」则可能造成上腭窄弓或影响脸型。

咬合不正可简述为三类,第一类为正常咬合但牙齿排列不整齐,占五成以上,第二类常见于上门齿暴牙或小下巴,戽斗可能为第三类。而不同人种的咬合不正特征也不一样,第二类在北欧白种人的盛行率较高,戽斗则在亚洲族群较多。

陈宜宏提醒,在混和齿列时期接受矫正治疗的小朋友因为要等待换牙,有时得分阶段进行,且每位小朋友的严重程度、配合能力、爸妈对治疗的态度皆不同,因此很难断言早期矫正一定会成功或失败,在治疗上,医师则会视状况给予个别化建议,早期矫正除了能提升自信心,也可以降低第二阶段矫正的困难度,但因为咬合异常的病因复杂,生长发育的变化也不可预测,所以不同医师会有不同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