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金钟广播人张翰扬 借Podcast开创电台新生机

张翰扬认为,Podcast带来新收听族群,让他的节目多一个被听见的机会电台则可顺应潮流提供Podcaster租借录音室开创新财路,一切乐观其成。(张翰扬提供)

Podcast在台湾兴起,是否冲击传统广播;拿下13座广播金钟奖的资深广播主持人张翰扬认为,Podcast带来新收听族群,让他的节目多一个被听见的机会,电台则可顺应潮流提供Podcaster租借录音室开创新财路,一切乐观其成。

毕业于淡江大学保险学系的张翰扬,投身广播工作已33年,现为正声广播公司中台台长;从非本科生、到屡屡敲响广播金钟,张翰扬接受中央社专访,娓娓道来个中酸甜苦辣,也分享Podcast对传统广播的影响契机

张翰扬说,自己热爱表演,大学时曾参加兰陵剧坊,随团四处演出,退伍后想找「表演类」工作,但未能如愿,只好先做4个月的保险业务员温饱;直到考取正声云林播音员,开启广播人生

有人说「入围即是肯定」,这句话套在张翰扬身上最适当不过,更确立广播是他一辈子的工作及志业。因为张翰扬民国76年2月进入正声云林台工作后,隔年便入围广播金钟奖非流行音乐节目奖,虽然最后没得奖,但消除了自己有没有办法在这个工作上生根的疑虑,并向家族证明这是有「钱途」的工作。

从业33年,张翰扬获奖无数,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曾有5岁小朋友常打电话进电台点歌,但一段时间无消无息,他不以为意。

直到有一天,一名自称是小朋友的母亲打电话进电台点歌,一问之下才知道,小朋友已因车祸过世,母亲自认没顾好孩子,因此点播草蜢队的「宝贝对不起」诉说歉意

这件事让张翰扬体会到,就算没有面对面,透过声音的传递,广播能成为情感桥梁,音乐能成为支持人心力量;这是张翰扬对广播的注解,更是让他前进、做出高品质节目的动力

然而,Podcast(中文译名为播客)在2004年伴随iPod诞生,你我可借由电脑手机数位装置连上串流平台使用,听网路广播、甚至开节目发声;去年更被视为台湾Podcast元年,外界质疑这是否冲击传统广播。

张翰扬说,Podcast的出现,让平常没有收听传统广播节目习惯民众,多一个新载具,方便新的收听族群,也有机会让没有接触传统广播的人,借由Podcast去听传统广播节目,因此他乐观其成。

张翰扬解释,多年前公司工程师就帮他创Podcast,节目名称为「当音乐来敲门」,将他在传统广播主持的节目,播出后上传到Podcast,让节目多一个被听见的机会,而且公司也在推Podcast,只要有网路、就能随时听节目。

不过,张翰扬认为,目前传统广播公司的录音设备,不管是专业度及品质等,都比一般Podcast节目来的要好,而正声台中台为因应Podcast的百花齐放,则让想要追求更高录音品质的Podcaster可租用录音室,开创生财出路。

张翰扬强调,广播不会消失,而是用不同的方式延续生命,所谓的式微,指的应该是电台,公司经营不善才会消失。

张翰扬也期勉想踏入广播圈的新鲜人、或是近年台湾兴起的Podcaster,要做出好节目,得先了解到底想做什么及怎么做,以及要尊重工作、对听众负责,才能走得长久;这看似哲学般的对话,反映出张翰扬13度敲响广播金钟的心法,也因如此,才让他一路走来踏实,持续空中用声音抚慰人心。(编辑苏龙麒、林克伦)1100215